第237章东方日报的销量奇迹
胡泰斗说什么也想不到,自己还能在有生之年,能够再次听到母亲的声音,泪水止不住地向下流。
而此时,屋子内又飘过来胡泰斗母亲的声音,“孩子啊!你在哪?妈妈一直在等着你!”
只见床上的小孩已经悄无声息地出去了,只有一个中年的女人,头上顶着一个白色的手巾,像是在处于弥留之际。
“你娶媳妇了没有?”
“现在过得怎么样?妈妈不求你在外大富大贵,只要一辈子平安就好!”
“妈妈想你啊!”
显然,这是母亲弥留之际,想要对自己说的话。
胡泰斗离开京都去南洋后,对母亲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恋恋不舍之情,也有一点小恼怒,当时你不叫我上街去,就不会去被抓壮丁!
现在看到母亲在弥留之际都想着自己,他心中所有的怨念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对母亲的爱。
呜呜……
胡泰斗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妈妈,我想你!”
“我多么想一辈子都在你床前伺候呢!”
胡泰斗不断地念叨着。
许久,他才擦掉眼泪对着李晋说道,“让我在这再待一会,谢谢你!”
“明天去招商局办手续吧,那块地是你的了!”
呜呜……
胡泰斗继续哭泣起来。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母亲身前尽孝,在母亲弥留之际却远在天边。
现在一切的遗憾已经烟消云散。
看着“母亲”继续在里面念叨着。重复着“母亲”生前的事情,胡泰斗认真地看着。
其实这一切都是李晋安排的,床上的母亲就是化妆后的王小利。
之前的几天,李晋让岢岚找来以前胡泰斗母亲的老街坊,跟他们学习胡泰斗母亲的生活习惯和发音的特点,经过几天的锻炼已经完全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而且,江玟还借来了一个老四合院,作为情景再现的场地,一切都准备就绪,才请胡泰斗前来。
可以说,今天胡泰斗看到的一切,除了王小利扮演的母亲是假的,其他的剧情全是真的。
看到这一切,胡泰斗能不激动吗?
总算是听到了母亲的声音,看到了母亲临死前一幕的状况,以及分开这几十年母亲的生活状态,胡泰斗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李晋能做到这么细致,也算是用心了!
“自己算是欠他一份大人情!”胡泰斗心中暗道。
他这才答应,将那块地让给李晋。
…
…
第二天。
招商局。
李晋哼着小曲,带着江玟早早就来到招商局门口。
“晋哥,你可算是让我开了眼界了,我以为这件事肯定是办不成的,谁不知道胡泰斗是出了名的铁公鸡,没想到你居然给做成了!”
江玟接连说道。他此刻对李晋的佩服简直如滔滔江水一样连绵不绝。
“先办手续再说!”
李晋笑着说道。
在8点半,招商局正式上班之前,胡泰斗那边的代表也过来了,对方签署了放弃那块地指标,转给好未来的协议。
看着李晋居然说动了胡泰斗,赵科长也是伸出了大拇指道,“李晋,你真是这个,看来我们以前小看你了!”
“现在可以办手续了!”
既然,胡泰斗这边同意,赵科长也是特事特办,不到半天的时间,李晋就拿到了那块地的全部手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欢迎好未来在京都发展!”
“这300亩的土地就是你们的了!”
“这块地虽然位置不算太好,但是京都寸土寸金,以后会大头发展的!”
李晋看了一眼地图,心道“这位置还不算好?”
“亦庄新区!”
“尽管现在看位置偏僻,日后世界500强很多生产基地就设在这!”
李晋与赵科长握手后,笑着说道,“以后我要让这一块大楼林立!”
“不仅好未来要在这扎根,也要带动其他配套企业成片的发展!”
“期待这次合作!”
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
…
离开招商局后,李晋和江玟马不停蹄,立即直奔京都银行。
他们将这块地直接抵押出去,换来了600万的贷款,用于京都制造工厂的建设。
这次没用李晋怎么动嘴,江玟已经联系好了一切,几天时间贷款就发放到位。
京都分公司的建设,李晋让在“疗养”身体的大头负责。反正,唐海那边吴正东盯得紧,大头不方便回去,就让他在京都看着建厂吧!
李晋下一步谋划的就是集团化的问题。好未来肯定要走集团化路线的,那样,唐海的工厂就会变成十多个生产基地之一。
下一步就是找办公楼,建立集团总部!
而集团成立后,好未来最大的对手就是蛙哈哈。随着春节的过去,哇哈哈最近搞了几个凌厉的销售攻势,目前,蛙哈哈占据南方市场的70%,在北方的市场也占有率达到3成。
在这场与哇哈哈的争斗中,好未来虽然还占据了一点的优势,但是基本上变成了五五开。
李晋知道,这是自己在食品行业的最后一战,只有打败哇哈哈,占据市场的大头,他才能潇洒地离开,走向下一个赛道。
以后,食品行业就让沈道明这个职业经理人管理。自己安心当大股东就行!
这一战必须要打得漂亮。
最好是将哇哈哈一战打回石器时代,沦为不能与好未来竞争的二线品牌。
“怎么办呢?”
李晋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
…
港岛。
中环。
一个报亭内。
一个17、8岁的年轻人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今天的东方日报出来了么?”
他对着老板问道。
“出来了!”
给我来一份。年轻人忙不迭地塞给老板1港刀。
“给你!”
报摊老板感觉到不可思议。以前,在他这里买报纸的大多数都是30岁以上的工薪一族,都是临上班赶地铁时,买一份报纸消遣时光。
眼下这个年轻人好像是专门来买报纸的。而且他已经是今天早上第12个专程来买报纸的年轻人了。
“难道年轻人都爱看报了么?”
“而且他们都喜欢看,最近一直不温不火的东方日报!”
今天他进了100份的东方日报,现在已经卖光了。而平时大卖的明报和星岛日报的销量却一点都没有动!
他有点不可思议。
“最近这是怎么了?”
老板心中暗道。
而此时,比他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东方日报的社长马坤。以前,东方日报每天的销量都是不到10万份,可是这一周的时间却是不断地攀升,更让他纳闷的是,手下编辑们最近都很老实,也没去找什么爆炸性新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东方日报的销量奇迹是什么原因?
马坤心中暗道。
喜欢重燃1987:我成为国货之光请大家收藏:重燃1987:我成为国货之光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