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五年的过年,比去年要热闹些了,街上做生意的店铺明显多了,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街上的孩子们穿上新衣,吃着糖葫芦,嗑着小瓜子,家里条件好的还有吃牛扎糖的。
刘家一家人也来凑热闹,一家人都换上新衣进城采购年货,李小红打算请全家人下馆子,重点是要带大宝小宝多见见世面,让他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
自打昨天,大宝说了一句,有同学天天在外面吃饭,这才是上等人的生活。
李小红便想用实际行动来扭转大宝的观念,是不是上等人的生活,要看一个人的追求品格世家底蕴,而不仅仅看吃什么穿什么。做人不可以太肤浅。
“大宝,你觉得上等人的生活要吃些什么,穿些什么?”
“每顿饭要有四个菜,要有肉,穿衣服要带白『色』小手绢儿,冬天要有『毛』茸茸的大氅穿。”
“这容易阿娘今天就可以让你享受到上等人的生活。”
一家人在城里的最大的饭庄醉仙坊门口,大宝有点犹豫:“阿娘,我们真要在这里吃吗,这里好贵的,我同学说吃一顿一年的压岁钱就没了。”
李妈妈豪气地一挥手:“孩儿们,进,姥姥请客。”
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爱凑热闹,爱惯孩子。
李小红细心地搀扶着李妈妈,酒楼有两层,为了让孩子们见识见识,大家直接上了二楼,大宝小宝很兴奋,坐在椅子上扭来扭去,看着外面的风景,视野变得很开阔。
小妞与平时一样,一举一动透着仙气,怎么看怎么感觉与酒楼不太搭,好象一个贵族到了羊圈的感觉。
李小红是不喜欢小妞这样的,自己精心培养多年,怎么养成了个书女,注意是书女,不是淑女。
不知道融入环境,不知道向环境低头,不是书呆子是什么?
一味追求规矩礼仪、飘逸出尘,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根本就不像刘家出来的孩子。
李小红原本还记得云大娘去京城前叮嘱她,让大宝或者小宝长大以后娶了小妞,会有很大的助力。
可是看着小妞现在这种做派,李小红心里打了退堂鼓,这样的儿媳『妇』,她真的有福享受吗?
现在仅仅是女儿就已经左看不惯,右看不惯了,而且小妞的言语行动中,也显出对现在生活的不满,对高门大户锦衣玉食、绫罗绸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追求,吃穿住行方面越发讲究。
不得不说书院这些年对她的教育,深深的影响到她,少女的虚荣心在书院公子哥们吹捧下愈发膨胀。
李小红曾反复敲打她,“咱是农民家的孩子,不要出群。”
可是小妞听不进去,经常在庄子上,大宝小宝和一群孩子玩泥巴,弄得满身泥土,小妞从旁边走过,如同走在皇宫正殿之中,一举一动,无可挑剔,摆出一副姐姐的派头,训大宝小宝时,说的话李小红都听不懂。
李小红对这个女儿很是头疼,最主要的是她感受到了女儿无言的蔑视,虽然小妞生病难受的时候,还是缠着母亲抱,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妞说话,李小红表现出听不明白时,女儿的眼神让她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