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尘埃落定,李小红继续回到空间养胎。
却见李妈妈正在剁辣椒。起源于邻居送了她一瓶辣椒酱,还挺好吃,于是起了自己做酱的心思。
李妈妈勤劳了一辈子,什么事情都不假手于人,在院子跟前划了二亩自留地,想吃辣椒便种了一垄红辣椒;想要打网套做被子,就种二垄棉花,天天带着傻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李小红见妈妈在剁辣椒酱,二话不说,找了一个小案板,拿另一把菜刀坐旁边,陪着一起剁。
看着那一堆大红肉辣椒,问李妈妈:“妈,咋做嫩多捏?”
李妈妈说:“这肉辣椒是用自家种的和邻居换的,自家的品种太辣了,邻居的种好,皮又厚又不太辣,正好吃。换了一背蒌,不做完又浪费。”
邻居王二娘跑来找傻姑帮忙,她家的棉花熟了,摘了很多桃子花回家,需要分捡出来,想让傻姑去帮忙。看见李妈妈在做辣酱,二话不说挽起袖子上来帮忙。
王二娘利索,一按一拉就把辣椒去了籽,一会儿工夫辣椒籽堆了高高的一堆。
李妈妈见状,让王二娘帮忙切辣椒,自己去炒点香香的花生芝麻碎,热热的油炸了花椒,又把花椒仔细捞出。热油泼到辣椒粒上,花生芝麻往里面一拌,密封到罐里就好了。
三人很快把一篓辣椒全部做完了,王大娘快人快语:“您老人家要想吃辣椒酱,到我家里去拿一点就行了,家里人本来就少,能吃多少,做这么多,麻烦!”
李妈妈慈祥地慢慢说:“自己吃不了,可以给女儿外孙吃啊。”
傻姑下地去了,李妈妈要到王二娘家去帮别人摘棉花。李小红不放心,跟着一起去。
一人坐了一个小凳,把棉花上粘着焦叶枯杆摘掉,李小红见这活不累,只是坐在那里动动手而已。
象李妈妈这样勤劳了一辈子的老人,骤然闲下来还不适应。
来串门的人到王二娘家就蹲下帮忙捡棉花,板凳没了,随便找块石头随地一坐。
这种农村人喜欢的互助仁爱,在21世纪的团场也是经常见。
那勤快、坐不住的老头老太太到马路上去捡运棉花的车掉下来的棉花渣,回家收拾收拾打成网套;到路边的苹果树上去摘没人要的苹果,回家切成片儿,晒成苹果干冬天泡水喝;到别人罢园不要的葡萄园里去摘剩下的葡萄,晾成葡萄干,做成葡萄罐头。
只要公寓楼前空地上有一个老太太在忙活,很快就会聚集一群老头老太太帮着忙活。
当然也有那些不爱干活的,在公寓楼朝阳的地上支张桌子,几个老头老太太就能打一天的牌,搓一天的麻将。
李小红看着王大娘家里郁郁葱葱的小院,连给猪喂的都是葡萄树上的葡萄,问她:“这些葡萄品质很好,为什么不卖出去呢?葡萄酒厂不是在收葡萄吗?”
王大娘被人看到浪费粮食,有点尴尬,不好意思的笑笑说:“东西卖出去给的都是信用点,我家的点数根本就花不完,商店里头也只是一些日用的油盐酱醋,没什么可买的。懒得费那事儿了。”
李小红若有所思的低下了头,临回家前到商店里转了一圈,确实只有少数缺不了日常用品。
回家的路上,她见一妇人在砍地里的莴苣。“大嫂,晚饭吃莴笋。你家的莴笋长得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