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最后,涕泪俱下,俯首大哭:
“请皇上一定要给臣父洗清冤屈!”
庆熙皇帝翻寻记忆,找到了关于这件事情的记忆。
大虞北境有三大边军来防备狄族,分别为防备黑水狄的定远军,防备北原狄的镇远军,防备西海狄的抚远军。
这三支边军,每一支都由一个从一品的大将军来统领,可以说得上是最高的武将了。
在那上面就只有正一品的大元帅。
可是大元帅这一个职位只是临时职位,除非发生国战,不然都不会设立这样的职位。
大虞立国之后,也就设立过两次元帅府,都是和狄族的全面战争。
战争结束,元帅府也会撤销。
那种情况下,从一品的武将就是最高职位了。
定远军拥兵十五万,总部就在幽州。
幽州和镇远军所在的朔州、抚远军所在的金州并称为三大军州,那里的地方官虽然是由朝廷任命,可是当官的人选都是大将军府提名的。
收来的税赋都直接上交给大将军府,抵扣朝廷应付的军饷。
一州之地的税赋当然不足以支撑一支十几万人的军队军饷,朝廷还是要从各地运送军粮军饷过去支应,而且数额巨大。
五年前,一个定远军的边将受了定远军大将军曾祥的羞辱,连夜跑到京城出首,说曾祥贪墨军饷,领着十五万大军的军饷,可实际上定远军只有五万多士兵。
也就是说,定远军吃空饷的名额达到了近十万。
那个边将的控诉震惊朝野,于是就派出了素有清廉之名的监察御史苏青过去巡察此事,还给了他尚方宝剑。
可是苏青过去没几个月,就有幽州地方官员向朝廷控诉他公然索贿地方,弄得民不聊生。
于是朝廷又暂停了苏青监察御史的职位,另外派大臣去调查此事,命令苏青就地等待调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一次派过去的大臣回报,定远军没有吃空饷的事情,苏青索贿属实。
朝廷震怒,传旨免了苏青的官,将他缉拿回京。
回京之后,没过几天,就报苏青畏罪自杀,死于天牢。
此事还有一些后续。
一个是有几个苏青的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为苏青喊冤,说他素来清廉,绝无可能在地方公然索贿,定是奸人所害,要求朝廷还他清白,同时要求朝廷继续派人去定远军查吃空饷的事情。
另外一个是,当年冬天,定远军上报军情,黑水狄突然犯边,和定远军在边境大战一场,定远军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死伤惨重,有近十万将士阵亡。
这个军情一报上来,朝廷关于复查定远军吃空饷的讨论就停止了。
人家都报死了近十万将士,还怎么查吃空饷的事?
朝廷的人无法知道到底有没有发生过那一场战争,但是都能够猜得到,所谓的空饷,肯定在这一场战争中抹掉了。
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苏青死了是不可逆转的事情,为了朝廷的颜面,给他的定论就是畏罪自杀。
苏青的家人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不过也从官宦之家成为了罪臣之家。
没想到,知砚这个书童就是当年监察御史之子,背负着深仇大恨。
难怪小小年纪便有那样的学问,又没有去参加科考。
喜欢我的分身是皇帝请大家收藏:我的分身是皇帝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