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都市言情>关东粮王> 第十六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六章(2 / 2)

“您请里面看,看好再买也不迟。”

这边是卖粮谷的,再往前走就是卖杂货,各色商品还多。有锅碗瓢盆,衣服鞋帽。郑庆义转了一圈后就出去了。再往前就是富盛成和富盛长,郑庆义怕里面的人那热情劲不好答对,就不再进去里,只在外面看了一下。然而外面也有人招呼着往里请。郑庆义只好扭头快速通过。不过,这些都为郑庆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富字号如此规模心中羡慕不已。心想这儿要是能留下,就不去四平街了。可是,找了几家铺子,无论是大小,没人担保就是不能入号。无奈,只好离开梨树城,投向四平街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到四平街后,给郑庆义的感觉是这里好象不如以前那样热闹了。他很纳闷,好象是和梨树城相比较的关系。他很快找到了和自己一块来的小老乡。小老乡叫夏文元,几年没见出息不少。一见面,两人就搂抱起来。郑庆义块头大,一下子把他悠起来。打闹一会儿,就唠起正嗑来。

夏文元说:“我现在吃上劳金了,义头,你咋样?”

“我能咋样,要是吃上劳金现在还能见着你吗?”

“咋整地?”

“那烧锅一天到晚酒气熏天的,没啥意思。劳金我也不吃了,就跑到这儿来了,”

“我说嘛,当初那么让你留这,说啥也不留。要是留下多好,咱们四个在一块儿,还能有个照应不是。”

“那是两码事,我咋的也得去爷爷那儿呀。不过心里可是惦记这儿,这不我回来了,你得想办法帮帮我。”

“你走了这两年,这儿也变化不小……”

“啥变化?”

“你不觉得没那时热闹了吗?”

“感觉到了,为啥?”

夏文元叹口气说:“不少开粮米铺的,都去了东边十五里有个叫五站的地场。”

“是不是四平街火车站呀。咋叫五站了。”

“小鼻子起的,他们不是占了宽城子吗,从那儿起头,数到四平街站正好第五,就叫五站了。这到好,有钱人听说那儿免税,都去开铺子了。听说八面城的李九如,是第一个在那建的碾米铺,叫什么同义合。后来又有八面城的玉成隆,也在那儿开了分号,是做粮谷买卖的,整的挺大扯。四平街这儿也去了不少。”

郑庆义听他这一说,心里到没了主意,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办才好。夏文元见郑庆义没吱声,就伸手碓了一把说:“你这大块头,还能有啥难住你的事?我说这些可不是把你往别处推的意思。只是想让你知道,这两年不如头两年火爆。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踅摸一家老乡开的粮栈,你到那儿去,我求求东家给你担担保,这准行。咋说你不能跟我在一块干,你要是在这儿干,谁给你担保呀,保号可不好找了。”

郑庆义一听说,喜上眉梢,就想让夏文元现在就领着去那不可。夏文元说:“那可不行,几年没见着了,咱哥几个得亲热亲热。我还没感谢你在路上照顾我呢。”

“感谢啥,那是应该的。哎,他俩咋样?”

“都挺好的,跟我差不多,一会儿把他俩叫来,咱们整两盅。我说你在烧锅那儿,天天用酒熏着,指定贼能喝。”

“哪呀,烧酒的不喝酒。我在那交了俩哥们,那个蒙古哥们才能喝呢。有啥新鲜事跟我说说吧。”

“能有啥新鲜事,对了,你见过老毛子了吗?”

“没有,长啥样?”

“长啥样?人样。我就看过一回,他们搁八面城往五站走,一队一队的,脸色发白,长胡子的人多,头发黄了巴叽的。脸宽,鼻梁高。哎,跟你这鼻子差不多。”

“去一边去,跟谁的差不多!”

郑庆义碓了夏文元一杵子。夏文元认真地说:“我不骗你,真象你一样,鼻梁直勾的。我跟你说,老毛子可坏了,修铁路时占地那块没剩下几个人了。对了老毛子见了女人就……”边说边比比画画:“哪达姆山高,扑了扑了毛扫,撼的撼的。”

“啥意思呀?”

“啥意思?哈哈。结了婚你就知道了。这小鼻子一来,比老毛子更坏,见了女人就喊‘花姑娘,花姑娘,大大地好’”说着向郑庆义扑了过去。两人笑闹一团。

笑闹够了,夏文元说:“你说挺奇怪的,日本人开始叫五站后来又改叫四平街站,你说这四平街多大呀,火车站离这十五里地。这儿的人都还叫五站,要不说不清,一说就混。”

“你老说那儿,是不是挺好的呀?”

“那当然了。哎!别说它了。你怎么样,找媳妇了吗?”

“家里来信说给定了一个,不让我在这找。咋的也得等我攒够了钱才能回去。”

“我跟你一样!”

两唠了一阵子后就找另外那两个老乡,一直闹腾半夜。

喜欢关东粮王请大家收藏:关东粮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