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义:“师傅,千万别这么说。要说感恩,得是我谢你的大恩。”
方明瑞笑了:“行了,咱爷俩别谢来谢去的了。”
郑庆义也笑道:“师傅说的对,咱爷俩光一个谢字是说明不了啥的。师傅,这回可好了。你老回去,把大豆、高粱多储一些。到时候的时候听我信。”
方明瑞:“是啊,我听人说,帮你的那个专员到咱这嘎瘩来了?”
郑庆义兴奋地说:“师傅,可别说了。这几天我高兴的都没睡好觉。他不当专员了,当银行经理了。东三省官银号在中国街建了个支行,支行经理、还专门给立达公司当代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方明瑞:“立达公司是干啥的?”
郑庆义说:“专门收购大豆,到时候的时候往关里运。”
方润昌:“哎呀二哥,这家伙咱可嘚劲了。那我多存点,那儿我都不卖了。都给他留着。”
郑庆义:“老弟,我还得说你。你要有准备,有他,咱就多赚点钱。但不要完全依靠他。眼光要放开,自己寻找老客。这样的买卖才能长久。”
方明瑞:“润昌啊,你二哥说的对。我不跟你说了吗,得一人相助。记住,是相助,而不是依靠。你嘚明白,是在你二哥帮助下,学会自己做买卖。你二哥在人和长时,我就烦他胆大,敢冒险。但是,对他做买卖手法上,我是相信他的。所以,才让你多学学。”
郑庆义一笑:“师傅说的对。这是个人性格问题。你千万别学我冒险。”
方明瑞也笑着说:“这个他学也学不来。”
方明瑞喝口茶水后说:“寒山,你知道我信点啥。为啥信呢?有时,这玩意算的真挺准。不由你不信。疙瘩岭那王道士算的就挺准。寒山你别笑,真的。现在你正得意之时,我不给你看。头一阵子,我含不见地到站前想算卦。遇到个测字先生。我就让他测了字。回来,我谁也没跟说。就把儿子托付给你了。”
说到这儿,方明瑞停顿一下,拿起茶杯又喝口水。
郑庆义:“师傅,你就放心吧。我指定不会看笑话的。能帮一把绝对帮。只是我想让润昌啥事得动脑,说不定我也会出差。”
方明瑞放下杯又说:“说的对,润昌,记在心里。要自己动脑。那天,我给你测的字是‘宿’字。我记得你在中国街买地就是宿字地块。就让他测这个字,想不到他这么一测,我彻底服了。”
郑庆义:“我对那玩意儿不感兴趣。也不信。啥算命、测字儿,我都不信。我就信现实。”
方明瑞:“信不信由你。这就是天意。测字先生说:‘这宿字,是家字头,白字尾。这个家呀,是白手起家,需得一人相助。’你看看,‘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这么多字你不选,就选这‘宿’。你说是不是天意?测字不知道你在中国街买‘宿’字地,而他就是这么解的。”
郑庆义想起刘松泉曾说:“你想有一块地的宿愿终于实现了。”看着方明瑞认真的样子,有些好笑,于是说:“其实我选宿字没那么多想法。只是它是靠中央大路上,处于中间位置。我后来又在‘列’字地块买了。盖个大戏楼。师傅,啥时有空,到我那大戏楼看看去。京剧,蹦蹦戏,皮影,都行。”
方明瑞:“盖戏楼了?这个我真不知道。有空儿我一定去。”
郑庆义:“师傅,该吃饭了。我陪你到小餐厅喝两盅?”
方明瑞:“听说你的大厨不错了,那我就尝尝去。”
方明瑞对郑庆义十分关心。其实,他的作法也是一种解心疑。生怕郑庆义受到什么挫折。因为,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和郑庆义联系起来。包括他自己,也有托付的意思。只是现在还没明说而已。
来到小餐厅,郑庆义问:“师傅,喝德昌烧酒还是德茂昌烧酒?”
方明瑞:“我只喝富盛泉的烧酒。”
郑庆义笑道:“师傅,你是情有独钟啊。”
很快四个菜上来,还端上烫好的烧酒三壶。郑庆义给方明瑞倒上酒,斟满后说:“师傅,我敬你一盅。”
碰盅后,方明瑞先闻一闻,又少沾一沾品了品,最后一口喝干,巴嗒巴嗒嘴说:“还得是富盛泉的酒,浓香、纯厚。”
方润昌:“我喝德昌烧锅的也不错呀。”
方明瑞:“你知道个啥呀。德昌烧锅才几年。富盛泉烧锅是多少年的酒了。听老东家讲,曹家从曹三多开始,就用高粱烧酒,以烧酒起家,后开杂货铺、当铺。老东家自豪的说:‘当年北洸村曹家三多堂是有名的。先有曹家店,后有朝阳县。这可不是虚话。光绪元年我父亲带着老酒窖泥,来梨树城开烧锅。一直到今,酒香不败。’”
郑庆义:“当年我路过梨树城,只知富盛泉杂货铺。后来,曹老爷子带我参观烧锅,我这才知道原来盛泉是烧酒起家的。”
方明瑞:“喝酒得知渊源。我是不行了,我的能力只能买卖粮谷。我跟你说曹家,是想说,你有能力,有资本,还应该干点别的。富盛泉能发私贴,许多铺子能认,关键是一个信字。”
郑庆义听了方明瑞的话,突然又想起胡雪岩说的眼光看到哪,买卖就能做到哪的话来。觉得,方明瑞用心良苦。郑庆义立刻站起来:“师傅,我敬你一盅!”
喜欢关东粮王请大家收藏:关东粮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