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是个好老师。”余馆长缅怀道:“他对我们真的像父亲对儿子一样,我们那个时候年轻上学,都是小伙子,吃不饱饭,赵老师每次都要从他自己的口粮里扣出几张粮票给我们几个打打牙祭,而他自己却还饿着,这样的情分我这辈子都不会忘。”
黑老大问道:“能冒昧的问一句,您的老师现在还健在吗?”
“去了,早去了。”余馆长长叹一口气道:“青铜器研究所成立的第二年,赵老师就不见了,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外派出去,直到后来我再也联系不上他。”
“联系不上也不能说人死了啊?”小警察接道。
“我不光联系不上他,而且有一天我还发现周围的人渐渐遗忘关于赵老师的记忆。”余馆长不像是说谎,他又道:“更另我恐慌的是,我自己也渐渐的将赵老师遗忘,他就像是在这个世界不曾来过一样。”
对于这种说法,黑老大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赵楼光作为青铜器研究所的初代创始人,他的成就不应该被遗忘。
“是所有人都出现这种遗忘的现象吗?”
余馆长点头道:“是所有和赵老师有过接触的人,到后来我为了记住赵老师,每天会在日记本上提醒自己,这一提醒就是几十年。”“我知道你们觉得听上去匪夷所思,但是我讲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黑老大又继续问道:“照片上的这个人你熟悉吗?”
他指的是孔浩初,站在赵楼光后方的一个儒雅青年。
“我和他还算熟悉,他是赵老师的助手,也是现在青铜器研究所的所长。”
黑老大将这一点记在笔记本上,他用笔在孔浩初的名字底下画了一横杠打了一个问号:“孔浩初在看到这个罍的时候,情绪明显变得激动,您知道是为什么吗?”
余馆长思索了有一会儿,他似不太确定道;“这一点,我不清楚。”
“最后再问您一个问题,赵老师他还有亲人在世吗?”
“我不太清楚,只记得师娘好像是潭州人。”
.......
被折磨了一天的陈燕归,躺在老叉的专属躺椅上,他开始刷手机。
好久没有刷特协的八卦版面,消息都有99+了。
“让俺老陈看一看,最近又有什么消息。”
叮咚一声,页面刷新成功,头条就是关于论剑大赛的消息。
1L【论剑大赛召开在即,请诸位道友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①出行安全,火车站谨防扒手。
②乘坐地铁请勿带管制刀具。
③华山住宿问题,由于旅游旺季,我派只提供蒲团。
.......
——来自华山论剑管理处
2L厉害啊,你们华山派不管接送车也就算了,连住都不管,这不是要人命吗?是个人都知道你们那秃山头上一到晚上冻死人。。
——来自碧海丹心夜夜天的兔子
3L卧槽,活久见,如此不要脸的官方,打飞的来的我还没地方住?这是什么道理?
——来自昆仑山遛狗人
4L楼上威武,昆仑到陕州太远了,最起码飞机三个多小时吧?
——来自人间不值得
5L比你想象的还远,还要坐很长的大巴车才能到雪城,行程非常的紧。
——来自昆仑山遛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