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严格说来,在微观就是大分子堆出来的。至于生命现象,就是这些大分子不够稳定,不断在发生变动。
生物力学实验室很大,有十来个小组。大部分人是专搞细胞内结构的,在微观的层面上,终归会涉及到小仙女儿的量子化学话题。
凡是跨学科的实验室操作,历来需要院际合作才能搞定。兰泽个人花点时间在仙女开的文献上面,也算不上不务正业。这些东西属于原理。
这也是为啥兰泽在自己实验室里,看别人学院和专业的东西,毫无心理负担的原因。
不过他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这个。
实验室负责人老罗教授对他暂时没什么具体安排,给了他乱串实验室和补习专业课的时间。
但老罗也为他申请了助教职位,于是院方安排他辅导新生的高等数学。
校内基础课一向分为正课和辅导课。
正课,大部分学院用录制好的存量课。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掌握程度决定学习进度。授课老师,只偶尔留一些涉及原理掌握的作业,并不用管考试。
生命学院内部为了表示对基础课的重视,安排了配套的辅导课。
辅导课由助教来负责。有从理学院借的高年级生和研究生,也有本院研究生。
助教的任务事实上很重:要根据学生的存量课进度留作业、检查作业和讲解作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以及给出考试时间的建议。
如果一批学生参加考试,都能一次性通过的话,助教可以得“优”,在工资之外还能得到一笔不多的奖金。
看似简单,实际上很不容易。因为总有毫无准备的学生瞎考着玩,防不胜防。
身为助教,如果以后想从事任何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攒几个优良肯定比只有“可”字更有利。可惜这种事情,严重依赖学生们的表现,基本上要靠撞大运。
兰泽辅导的高等数学,既简单又麻烦。它麻烦就麻烦在学程长,阶段性的考试特别多,足有二十多次。为了应对考试,谁当助教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
好也好在这里。如果学生们给力的话,助教奖金加起来数额不少,更是有机会攒一堆的优良。
兰泽一共只负责三十个新生。相当于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滩上的一粒沙,小龙虾身上的一个细胞。对于整个学院的新生影响能力有限。
辅导课总是安排在正课开课后的一到两周内开课。一旦开课,就是一周三次的节奏,分量不轻。
兰泽把他名下三十个新生的辅导地点申请在了生院主楼的小教室里。这里离宿舍区近,他方便,学生们也方便。
他懒得跑生院和工学院共用的第三教学楼,说实在挺远的。
在正式见面之前,助教和新生们有过线上沟通。兰泽已经给他们按照正课进度留了第一次作业。大部分人都做完提交了。
所以,兰泽和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已经不算全无瓜葛的陌生人了。
兰泽掐着点从实验室出来,到小教室的时候,人差不多都在了。
一目了然,大部分是女生。这符合生命学院的人口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