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时才算明白过来,杀新九郎恐怕还在其次,谦太真正的目的,就是要他久保康贵身败名裂!一切尘埃落定后,他在村中其余组头和村民指责下,必然要引咎退位,而谦太就能如愿继承名主及家主之位,而到时候,也不再有人能阻止谦太带走家中郎党,去参加那场京都的混战!
现在想来,一桩桩,一件件,一条条,恐怕从自己踢打谦太的那夜,对方便已经萌生“下克上”的想法。
“好狠啊!果然不愧我的儿子!”久保康贵狠狠咬了一下嘴唇,从齿缝挤出这句话。
此时,迎面又有一名郎党走来,半跪在走廊板铺上:
“家主,门外来了名武士,说少主前日在城下町闹事被扣,现在他们让您去领人。”
久保康贵再次听闻有关谦太的消息,猛然蹲身,拔出身边阿曜腰间的长刀,狠狠砍在走廊扶手上,半个刀身都陷了进去。
“走,去领那个孽障!”久保康贵松开刀柄后,头也不回地走开。
……
松任城·城下町。
此时酒屋休业,无论前堂后院,皆是一片缟素,而在后院灵堂中,屋拓哉几人正为柚子举行着葬礼。
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冠婚丧祭”这人生四大礼仪。
所谓“冠婚葬祭”,指的是“元服”、“婚礼”、“葬礼”和“祭祖”四大仪式。
至于仪式的举行地点,婚祭二者皆在神社,元服在自家屋敷,而葬礼虽也在家举行,但大多都会请寺庙僧侣主持。
甚至有人调侃过,说日本人生前将幸福寄托于神社,而死后安宁则托付给了寺庙。
在日本,葬礼最为庄重严肃,被认为是挽救死者灵魂的最佳方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葬礼划清了生死的界限。其实不止日本,每个地域的葬礼,都能算作是一种哲学,抑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一种人生观的具体表达。
在佛教传入前,日本丧葬都是遵从着神道仪式,盛行风葬,也就是将尸体置于野外。这种方式也类似蒙古的天葬,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便是葬地。
而佛教传入后,日本一位名叫道昭的僧人,曾被选作遣唐使,赴中国僧人唐玄奘门下研习佛法。他回国后便云游四方,开始宣扬佛式葬礼。此后自四十一代天皇持统天皇实行火葬后,日本葬礼也皆以佛式火葬为主。
喜欢战国时代的英灵请大家收藏:战国时代的英灵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