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本就是小国,艾大人又过得清廉,如今这么满满两大箱银子,只怕是他们家一整年的所有费用了。
艾舒只觉得浪费,起身走到艾夫人身侧,接过了丫头手中的绿檀木梳,一手替艾夫人按摩着头部,“阿娘,你怎的又做这种事情?光是祈福,诚心便足够了。你又何苦的去废这些功夫。香火钱也可以让人带了银票子上来,不是更方便些吗?”
劳苦功也不高的,白白浪费许多人力。
艾夫人攒着手中的佛珠,这是方才了空大师派人送过来的,上头的檀香味艾夫人很是喜欢,因而从送过来开始便一直握在手里头,听了艾舒的话,艾夫人攒动着佛珠的手停顿了一会子,隔了一会儿,听她道“倒不是那个意思,除了银子,还有些供奉的物品,我亲自送来也好过后头再派人来一趟。”
栾山却是距离都城有几分距离的,且说他们这一遭来,便是丑时出的门,到了正午才到,都是为了赶着寺里头的放斋。
艾舒听了艾夫人的话,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便没再去问。
不闻脚步之声,却听后头屏风外有人问话,“夫人,姑娘,大师派了个小师傅来说放斋还有半个时辰,让夫人姑娘准备好了,便到佛堂去。”
艾舒将梳子递给一旁侯着的小丫头,后应了一声,“这就来,你去禀了小师傅,烦请他等会子,我去穿了朝服。”
说罢又向着艾夫人撒了娇,“阿娘那我去换朝服了。”
艾夫人坐正了身子,后头的小丫头已经开始替她绾发,艾舒拽着她的衣袖,就让她歪了身子,她倒也不气,拍了拍艾舒,“去吧,瞧你,像个泼猴似的,仔细悦儿回来了,不认你。”
这打趣的话艾舒早已听习惯,因而没了娇羞之意,她起身,往外头唤了一声,便有奶娘疾步而来,“姑娘。”
“奶娘,让莹儿将我的朝服拿来。”艾舒吩咐着,见奶娘下去,便自己转身入了内室。
不过多会儿,奶娘与莹儿一前一后进来了,后头跟着的是莹儿,捧了一个半人高的匣子,奶娘则捧着先前的妆匣,将它们放在一旁的桌上。
奶娘将匣子打开,里头的黑色朝服绣了凤凰,单只凤凰配了彩色尾羽,乃是姜国郡主的装备。她小心翼翼地从里头将这朝服取出来,光滑的折锦缎面只让人觉得如水一般,仿佛一不留神就会滑下去。
莹儿接了朝服,垂头往艾舒在的小榻边过去。
这儿是里间,因而不必用什么屏风,莹儿与奶娘替洛书脱了身上的衣裳,仔细的将朝服给她穿上,理整齐了下摆的纹路,艾舒挺直腰背,那朝服穿在她身上,格外合身。
随后便是上妆,绾发,因着赶时间,倒没弄多复杂的发髻,只将头发全部盘起来,戴了郡主的凤冠。
喜欢洛书笔赋请大家收藏:洛书笔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