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女生耽美>跟着姓名学国学> 第498章 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8章 谁是第一,谁是第二?(2 / 2)

此时,曾国藩、左宗棠已经故去,李鸿章被逐出总署,赋闲在家,在声势上能够和他抗衡的汉人大臣,只剩下张之洞(1837年-1909年)。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张之洞的科考成绩是最好的。他十四岁中举人,二十八岁高中探花,他的仕途走得比袁世凯更加扎实沉稳。

1889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多次代理两江总督。他十分重视湖北、江苏的教育,在任期主持修建了由北京芦沟桥至汉口的京汉铁路,先后组建了武汉大学的前身自强学堂、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农务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以及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等等,推动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同时他主持筹建了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和湖北织布局。

建成后的汉阳铁厂包括炼钢厂、炼铁厂、铸铁厂大小工厂十个、炼铁炉两座,招聘了三千多名炼钢工人和一千多名采煤工人,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

张之洞在鄂十七年,力主开新学、兴实业,使湖北成为晚清洋务新政的核心地区。

作为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是维新派的支持者。

据说张之洞担任湖广总督时,梁启超曾到江夏拜访他。张之洞出了一副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个上联暗藏玄机。江、河、淮、济四水以长江排在首位,春夏秋冬四季以夏季排在第二,江夏合称,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梁启超却巧妙对出了下联:三教儒在先,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儒佛道三教中以儒为首,天地人三才以人居末位,梁启超以儒人自居,客气地说自己何敢在先,何敢在后!

这个传说故事中的对联很工整,听起来很提气,但听听就好,因为真假难辨。

张之洞真真切切地支持过维新运动,但是非常注意分寸尺度。

当年康有为组织强学会,张之洞个人捐银五千两充作会费,并欣然出任上海强学会会长。他与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成为强学会的两大强力支柱。但是,当慈禧太后勒令光绪帝关闭北京强学会,他果断刹车停止对强学会的捐款。这一点,他比袁世凯光明磊落许多。

湖南巡抚陈宝箴在湖南掀起维新运动,大力办厂、改革教育,并先后创办《湘学报》《湘报》,张之洞对此大为支持。但是当《湘学报》刊载关于孔子改制和鼓吹民权思想的文章后,张之洞再次刹车,他致电陈宝箴说《湘学报》议论悖谬,应当停止发行。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张之洞也算比较活跃的人物。杨锐和刘光第在他的举荐下得以任军机章京参与要政,他自己一度奉调进京赞助新政,后因湖北沙市发生焚烧洋房事件而未能成行。

戊戌变法失败后,张之洞试图挽救他的得意门生杨锐而未果。

袁世凯和张之洞对待维新派的态度迥然不同,但当北方掀起义和团反帝运动时,两人态度出奇的一致,主张坚决镇压。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跟着姓名学国学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