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祥德。
祥德自打出生起父亲就没给过他姓,只喊名字,所以可怜的他压根不知道自己究竟姓什么。在三四岁的时候,父亲似乎遇到了什么劫难,留下一笔仅有的银两,托付给了附近的长工,从此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鸟无音讯。祥德因当时年幼,遂早已记不清父亲的长相,关于家里的事也只能听周围照顾他的几个长工讲起。
长工们告诉祥德,他父亲只有偶尔在喝了酒后,才会说起一些关于家世的情况。他们家本来在别地似乎也能算个名门望族,家里有很多田地,应该是个地主,不料遭遇变故,落魄逃难至此,祥德的爷爷带着他当时年幼的爹便在此附近住了下来。
祥德的爷爷从小娇身冠养,不肯做苦力活,身上的钱财很快用尽,但是凭借着俊俏的外表和花言巧语的能力,爷爷娶了一户家境不错的独生女儿,但是对方要求必须改姓,他爷爷一口答应,并且不光改了自己的姓,连他爹的姓也一起换了。
过了没多久,早年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爷爷的性命,他爹没了依靠,又改投了城里的一个派系氏族,第三次改了姓氏。有一天他爹从城里来到了他们的小村,花银子让他们盖了这间草屋,带着刚刚出生的祥德,开始了这里的生活,所以没人见过祥德的娘,也不知道他的娘是谁。
在爹离开之后,祥德便每日与邻舍的几个长工待在一起,他们收了银子后每日三餐总会留口饭给他吃。这期间,祥德交上了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春生。春生年纪大他一岁,也没有爹娘,两人便开心的厮混到了一起。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祥德的爹在离开前交代要让他读私塾,原本这些银子够祥德读个几年,但是长工们克扣了不少,祥德最终只读了两年多。
在私塾中,由于祥德没有姓,也没有双亲,尝尝遭到其他同学的欺负,加之他长得瘦小,和别人厮打了几次都没占到便宜,反而被一伙人告了状,受到了先生的责罚。自此他对于读书心中多有排斥,过了两年不读了反而快乐了不少,至少可以和春生日日呆在一起。
有一天两人在乡间追逐打闹,春生在路边见到一朵非常奇妙的野花,立马呼喊祥德:“快来看,这朵花好生奇特,竟然两种颜色,左半边是红色,右半边是绿色。”祥德顺着春生手指的花望去,怎么看也是差不多感觉的一种颜色,反问道:“我看不就是一种颜色吗?”春生赶忙拉着他去城里的医馆看病,可无奈两人身无分文。一位阆中好心的听他们说完,哈哈笑道:“此乃瞀视,无碍,无碍。”就打发他们走了。春生生气的对祥德说道:“一定是因为我们没钱,才哄我们出来,等日后长大赚了钱,就给你治眼睛。”祥德听完感动不已。
年少无忧无虑的日子像流沙般的从指间划过,转眼到了舞象之年。这日一个少年从布庄的里屋中走出,但见他身长七尺三寸,白嫩柔弱,细长高个,眉宇中稚气未脱,却有几分英气,束发叉髻,穿一件灰色粗布长衫,直盖住腿根,脚合一双灰色布鞋。
祥德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春生和布庄老板连连夸赞他。
布庄老板:“啊呀,这位公子,真是生的一表人才,买了我家的布衣,以后定能飞黄腾达啊。”
祥德作揖拜谢:“多谢老板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