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武侠修真>唐诗剑诀> 第191章 南天中华的迷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 南天中华的迷梦(2 / 2)

李军听后,士气大振,在如月江“趁宋军力困,夜渡江袭击,大破之。宋兵死者十五六,遂退广源州”。之后,不久李仁宗李乾德便遣使入宋,奉表“谢罪求和”,宋越战争就基本结束。

此后该诗在安南家喻户晓,被誉为安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宣言”!

王九潜心研究过历史,他惊讶地发现,如若将中华帝国看作是一个巨人的话,那这个安南便是一个不安份的小弟!安南人民从来都不是一个安份的主,如同一个打不死的“小强”般,古往至今,不断“抗争”,地盘越抗越大。

安南之北为中华帝国,那在安南看来,北有强敌,不得不南。安南地形南北狭长,东西最窄处仅百里,东临大海,西边是高耸的长山山脉和高原地带,西北与中华帝国险峻的云贵高原相接,东北地形较为平坦,毗邻岭南地区。“一条扁担挑着两个箩筐”,是对安南地理的形象比喻。

两个“箩筐”,一个是红河平原,一个是湄公河平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是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的丰腴之地。这其中,北方的红河平原是越族安南人的根据地,中部的狭长地带则是占城国的家园,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是真腊所有。安南扩张的历史,便是越族安南人扩张的历史。

但其实,越族安南人独立的时间相对较晚。越族安南人所居的北方地区在五代之前一直牢牢地被中国的中央王朝所控制,而此时占城和真腊此时已经建国达几百年。然而,越族安南人却在被统治的期间,蓄养了日后扩张的弹药。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大幅扩展了在安南的势力。

中华螃国对安南北部的控制产生了两个重要后果:第一、红河三角洲的安南人民会种田了,安南为东南亚第一个水稻种植的中心,可供养其稠密的人口和复杂的社会;第二、中华帝国实际上使今安南北部和中部地区完成由原始社会末期向封建社会历史性的跨越!

这一切都为安南北部日后的独立与扩张提供了条件。

至晚唐时期,安南北部终于等来机会。随着中原动荡藩镇割据的加剧,军阀们也开始谋求独立发展的道路。从曲承裕统治静海军(905年)到李朝成立之前(1009年),越南先后有五个统治者掌管国家政权,即曲氏、杨氏、吴氏、丁氏、前黎等。

而新的国家一诞生,便与北方的中华帝国展开了频繁的战争。仅在半个世纪内,安南先后与南汉军队发生了两次战争(930年和938年),与宋朝发生一次战争(981年)。

在战争中,安南向老大哥学了很多,充分体现了新生国家的活力,虽然没有达成发动战争掠夺领土的目的,但也让那时的中华帝国统治者放弃了收复安南故地的打算。与此同时,安南统治者边打边学,在朝代更迭与战争中飞速学习老大哥----中华帝国,不断完善国家政权体系。

喜欢唐诗剑诀请大家收藏:唐诗剑诀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