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几乎无安南民众骚扰,这虽然与张辅不扰民、军纪严明有关,但这似乎很不正常。
安南民众似乎也不怕明军。
直至在多邦城稳定下来,张辅方且四处派哨兵、亲卫四处打探消息,消息传来,却是让他大吃一惊。
那亲卫化妆成普通百姓,到村子里找水喝,与村民聊天。
“这大明军来了,你们为何不逃?”亲卫问道。
“逃个啥子?”那村民很是奇怪地道,“他们不是大明的皇帝派来助我们陈朝国王的吗?”
“你们怎么知晓的?”亲卫问道。
“早有来自河内的生意人,在我们村里卖杂货,他们说的,”村民继续道,“并且那河内商人的东西便宜又好。他的话自然不假。你看,这大明的人来,好过那胡王来收税、抓我们去做工……”
那亲卫愣了半晌,方才告辞。
张辅此时方才得知,原来已有人早已开始布局。当有人与他们联系,张辅见到蓬头土脸的锦衣卫军情司文章时,他愣了半晌方且哈哈大笑道:“怎么锦衣卫的千户大人竟跑到如此穷乡僻壤来,竟伦落至此地步?”在南京城,这张辅与文章还是相识,虽说谈不上交情,但至少还是脸熟的。
“还不是为你们这班人马奔波,还好说!”文章很是不忿地道。
张辅叫人奉茶,然后道:“明白。辛苦文大人。我刚刚查探到,已有人先一步帮我们布局,我本以为我们举步维艰,但未曾想到,竟然进展如此顺利。实在感谢文大人暗中出手相助。”
“我可不敢居功,我上面还有位头头。”文章将手中的茶一饮而尽道。
张辅道:“你们锦衣卫的锦衣卫指挥使不是纪纲吗?”
“啊?你竟不知道?我们锦衣卫如今已一分为二?那纪纲专事国内事务,而如今境外的事务专由另一人负责。这人,你肯定认识,并且之前这小子,还是我的属下。”文章笑道。
“之前还是你属下……”张辅沉吟半晌道,“莫不是之前陛下御前带刀侍卫王九?他已消失了大半年了。在我临走时,陛下还亲自为他的刚出生的女儿赐名七毓。据说陛下微服私访,刚入那王九的宅子,那闺女便出生了。这事街头巷尾人尽皆知。”
文章一拍大腿道:“正是这小子!你却还甭说,我们这百余人被那纪纲排挤至安南,原本以为跟充军、发配一般,未曾想到如今跟着这九哥儿,却活得格外滋润……”
“你这家伙,来我此处是干嘛的?”张辅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文章。
“噢,一开心就忘了。这次却是奉这九哥儿的命,来你军中呆着,另外,还有几件事情要告诉你……”文章一拍脑袋道。
喜欢唐诗剑诀请大家收藏:唐诗剑诀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