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没有城郭,有新村、杜板、苏鲁马益和满者伯夷等四处主要聚居区。
新村又称“革儿昔”,原为一征沙滩,后许多中国人来此定居,陆续有了千余户,取名“新村”。因各地商人来此经商贸易,当地百姓生活较其他地方富裕。
杜板又称“赌斑”,居民约千户,中国人占多数;苏鲁马益又称“苏尔把牙”,亦有千余户人家,其中一半为中国人;满者伯夷仅两、三百户居民,为国王宫殿所在。
据下西洋中通事(掌翻译)费信所载,爪哇国王宫以砖为墙,高三丈多,周围二百余步,其内设有重门,十分整洁。普通民居,屋顶履以木板,上铺稻草。爪哇度量衡,每斤二十两,每两十六钱,中华帝国历代铜钱均可在爪哇流通。
当地人喜来处中华帝国的青花瓷器、麝香、销金纻丝等商品,他们会以铜钱瑟郑和船队交换物品。
爪哇男子篷头,女子梳椎髻,上身穿衣,下身围布巾。当地人坐卧无床凳,甚少穿鞋。吃饭时,一家人围坐,一大盘米饭,浇上酥油等汤汁,以手抓而食。
爪哇民风彪悍,平日男子腰间佩短刀,三岁小孩至百岁老人均不例外。所佩短刀用上等镔铁打造而成,刀柄以金或犀角、象牙镶嵌,上刻人形、鬼面等,制作精致。当地人买卖交易中,若发生钱财纠纷,或言语争执,双方往往会拔刀相向,强者为胜。若一方刺死对方,只需外避三日,就不必偿命,因而当地杀人事件时有发生。若杀人者当场被抓,则要处死。
爪哇国,南北朝时称“耶婆提国”,唐代称“诃陵”,宋代称“阇婆”,元代始称“爪哇国”。元世祖崇尚武力,曾派元朝海军远征爪哇。由于爪哇地处热带,并不适合北方蒙古骑兵,加之兵力不足,距本土太远,补给不足,远征行动最后归于失败。
14世纪初,爪哇岛东部建立的满者伯夷王朝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群岛大部分地区,并以***教取代印度教与佛教。大明洪武二年,为避免重蹈元朝对外扩张失败的历史覆辙,明太祖朱元璋编定《皇明祖训》,告诫后世子孙不得“待中国富强,贪一进战功,无故兴兵”,爪哇为十五个“不征之夷”之一。
洪武八年(1375年)和洪武十年(1377年),满者伯夷国王两次遣史入贡大明。不久,满者伯夷王国进入东、西王并存的时期。
永乐四年(1406年)元月,爪哇西王都马板遣史来大明进贡珍珠、珊瑚、空青(一种玉料)等珍宝。三周后,东王孛令达哈也遣史来华进贡马匹。六月底,郑和庞大的船队来至爪哇,正碰上爪哇西王与东王相互争斗。东王战败被杀,所属之地为西王所兼并。
当郑和船队经过原东王属地时,官兵下船登岸,正与当地民众进行正常的商品贸易时,突遭西爪哇王属下士兵突袭……
喜欢唐诗剑诀请大家收藏:唐诗剑诀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