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西洋船队自锡兰山国别罗里港出发,向西航行约一周后,到达小葛兰国。
小葛兰是个西亚小国,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南沿海,东连大山,西濒大海,为古印度西南沿海着名的商业港口。
小葛兰人信奉佛教,崇敬大象和牛,婚丧礼仪与锡兰山国基本相同。这里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粮食主要依靠自邻近的榜葛剌国(今孟加拉国)进口,大米为主食。
民众每日三餐,皆以酥油拌饭,手抓而食。
船队至小葛兰国后,郑和向国王赠送了礼品,表达了两国互通友好之谊,随后进行了一些贸易活动。结束小葛兰国访问之后,船队来到与葛兰接壤的邻国柯枝。
柯枝国为古印度西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气候四季常暖如春。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大雨滂沱,街市成河。但八月至次年三月则进入旱季,雨水稀少,当地人称之谓:“半年落雨半年晴”。
柯枝国皆锁俚人,即南印度泰米尔人,他们头缠黄白布,下身在腰围一条纻丝手巾,再用一块鲜纻丝缠腰,名叫“压腰”。柯枝国人分五等:一等名“南毗”,是僧侣贵族,平常不从事营利性职业,与国王同属一个等级;二等“回回人”,主要是大食、波斯人,即今天的阿拉伯人和伊朗人,信仰***教;三等人名“哲地”,此类人多是有钱的富巨贾;四等人“革令”,此类人许多专门替人作牙保(代人销售货物之人);五等人名“木瓜”,社会地位最为低贱,他们主要居住在海边,以打渔、砍柴或替人挑担为生。
木瓜的住房房檐不许超过三尺,违者将被惩处。木瓜不被允许穿长衣,上衣不许过脐,下衣不许过膝。木瓜外出,若遇南毗、哲地等级之人,必须伏地恭候高等级之人过去,方能起身继续前行。
柯枝还有一类人称为“浊肌”,他们是奉行修行的道人,可娶妻成家,妻子常跟随一起云游四方,到富裕人家化斋,总能得到少量钱、粮的布施。浊肌人自出生后就不剃发,也不梳理头发,偶尔头发散乱或长了,便用酥油将头发搓成条状,披在脑后。
由于天气炎热和贫穷,他们身上穿衣甚少,仅用拇指粗的黄藤缠绕腰间。浊肌人手持海螺,一边吹奏,一边行进,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使节尹庆便出使柯枝国,向柯枝国一赠送销金帐幔、织金文绮、彩帛与华盖等礼品,次年,柯枝国王可亦里亦派遣使节完者答儿来华回访,并进献本国特产。
郑和至柯枝国后,拜访国王可亦里,赠送珍贵礼物,表达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愿望,同时,郑和还与国王商谈关于贴木儿帝国企图入侵大明帝国一事……
喜欢唐诗剑诀请大家收藏:唐诗剑诀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