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趣’来形容,我倒是第一次听到……”随之而来的却是一连串如银铃般的“咯咯……”的笑声。
冼三娘引着王九进入议事大厅,分主宾坐下,早有侍女奉上茶来。
却是因为之前王九所形容的“有趣”二字,现场的气氛倒是极为融洽。
“王大人,您身为朝庭三品大员,为何会流落至此?”冼三娘倒也直接。
“这……这个在下也说不清楚。当时擒拿海盗,却被人击入海中,便飘至崖州,”王九苦笑道,“幸得何家庄人救助,但却记忆全失,大半年至今方且恢复。”
冼三娘点了点头。
王九继续道:“幸得何家庄的村民救助,不然在下性命难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在下决定帮助一下何家庄。将其庄内的房屋重新修葺,铺路,改建汲水之类。再有便是何家庄至崖州的交通实在不便,而此时恰好抄了一位对在下不利之人的家,修建何家庄所余的银两,便用以筑路。”
“所以黎峒所扣留之人,在路上所留标记,便是欲筑之路的路标?”冼三娘问道。
“正是。所以希望黎首可将这些人等放归,”王九诚恳地道,“如筑得之路,亦可方便黎人自崖州往返……”话音未落,这冼三娘手扬手,她身侧便闪出一名黎人。
“把前日扣留的何家庄之人放了。”冼三娘道。
“遵命。黎首。”那黎人领命而去。
王九站了起来,拱手道谢。
“但妾身倒是有一事相商。”冼三娘道。
“噢。愿闻其详。”王九笑道。
“筑路一事,既然在黎寨前经过,那这段路,便由我们黎寨修筑便可。”冼三娘笑道。
“既然黎首应允,那筑路所需,在下一力承担。”王九一口应道。
“这倒不必,我们黎寨这些花费尚出得起。或许物资、钱财有些短缺,但要多少人力,这还是出得起的。”冼三娘接着笑道,“但王兄弟似乎有些见外了。你唤我‘三娘’便可,黎首叫着,总觉得有些见外!”
冼三娘总是觉得,这王九如同邻家大男孩一般,很是可亲,一时间母性泛滥;并且,这年轻人言语至诚,没有一点官架子,与冼三娘所见的琼州知府之类的官员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有何不可。三娘,在何家庄,人皆唤我‘阿九’,听着甚是亲切。你如此唤我,亦无不可。”王九笑道。
冼三娘心花怒放,看着这年轻人,越看越是喜欢,与王九相聊甚欢,并且时不时笑得花枝乱颤,身上的银饰时不时便会发出悦耳的“叮当”声……
冼三娘不知晓,正是因为王九的缘故,黎人的春天已是到来……
喜欢唐诗剑诀请大家收藏:唐诗剑诀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