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不少人点头,因为北京这边也是这种情况。
其中的户部尚书胡富更是喜笑颜开,支持陈煜将晷表面向百姓,这样国库充盈,他们也轻松不少。
年年向百姓征赋税,百姓早已经不堪重负,若是能从商户和权贵中赚取银钱,减轻赋税,这陈煜研究出现的巧物,当属首功。
就在这时,时间再次到了七点三十分,刻漏壶和晷表的时间再次比对,没有丝毫差别。
户部尚书胡富见状,开口道:“陛下,贝监正所言有理。
大家看,这两次晷表的指针和刻漏壶并未有丝毫差别,用在民间并无不妥,反而会让天下百姓称赞我们大明处处为百姓着想。
也会称赞新皇心中有百姓。”
定国公沉吟片刻,点头道:“新皇登基,需要新政,也需要新变化,此举甚妥。”
定国公和魏国公同属徐家,对大明朝和皇帝好的方面自然是非常支持,作为开国国勋,他们有义务和责任。
而且徐家一门两国公,太过耀眼,只有靠近皇族才能让皇帝放心,这是处世之道,也是为官之道。
魏国公爵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封赐,定国公爵位是明成祖朱棣封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煜做出来的巧物利国利民,得到了众多老臣的支持。
朱厚熜满意的点头,道:“从自行车到晷表,能做出如此利国利民的巧物,陈煜的能力有目共睹,朕心大悦。”
周监正心中一动,连忙上前说道:“陛下,如此功劳,臣觉得当赏。”
嗯?贝监正眼睛眯了眯,瞬间就想起自己下船时周监正和他说的话,没想到在这里等着他。
不过,贝监正随即一笑,陈煜的能力确实不同凡响,他早已想到了会有这一刻。而且是在听到新皇召见陈煜进京时就有猜测。
贝监正也上前说道:“陛下,臣也觉得当赏。”
定国公缓缓点头,如此能人若是在北京做事,对京都也有不少好处。
工部尚书周旭、礼部尚书毛澄微微偏头看向杨廷和。
杨廷和面无表情,知道朱厚熜开始发力,准备安插自己的人手。这是每个帝王继任后做的事情,不足为奇。
朱厚熜非常满意周监正和贝监正的上道,颔首道:“嗯,周监正以为该给陈煜如何职位,才能符合此等功劳。”
周监正立刻说道:“陛下,可将陈煜调到北京钦天监,担任从七品五官灵台郎。”
此话一出,众人一惊,这官位是否给得太高了?
杨廷和语气沉声道:“陛下,此事不可仓促,只是两次报时就确定晷表之功,失之偏颇,不如将晷表测试一旬,然后再下决定。”
周监正怎可放弃这个机会,立刻说道:“陛下,晷表并不会用在朝廷,而是用在民间,晷表只有使用才能发现问题,随后改进。”
贝监正接口道:“陛下,确实如此,南京那边的自行车、人力车、自行轿车也是面向百姓后,才渐渐出现了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后,现在很少有问题出现。”
感谢幸福前行、阿布贝斯的推荐票支持。
喜欢大明阴阳官请大家收藏:大明阴阳官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