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目光
今日的云中城和往常时候相比大不一样。
光是看着城下那乌泱泱的一群数都数不清的人头,孟凡能感受到那一股扑面而来的杀气。
即便是现在他还站在着城墙之上,对着城外的那些人头,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
他本身也不是什么身经百战的老兵,恰恰相反,几个月前,他还是因为自己家中的几亩薄田不得已而卖出,从而在发愁自己以后的路要往哪里走的糊涂蛋子。
幸好当时看到了太原城内招兵的启示。
吸引孟凡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授田。
孟凡自己清楚自己的事,除了一直以来会种地的本事以外,干别的他还真不太行。
如今当兵就给田,如果在战场上立功还能免赋。
如果是往常时候,这可都是那些员外老爷们的特权。
一辈子都轮不到他这个在地里长大的苦哈哈身上。
孟凡看到那告示的第一眼便是有些怀疑。
不过架不住周围人都是一群乐观性子,他想了想,于是也跟着那些人一起涌了上去。
反正看看也不要钱。
在反复确认得到当兵真的给田之后,孟凡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内心,将自己的名字报了上去。
太原一场恶战,虽然最后是以燕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原有很多燕军的编制都已经被打散了。
于是乎,像孟凡这种从战场上活下来的新兵,便理所当然的被补充到了原有那些老兵的编制中。
再然后,便是跟着李象一起到了云中城。
然后就碰上了今天这情况。
孟凡其实有时候心中就不大能理解,为什么两边非要打来打去。
双方争夺一座城池,最后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就比方说云中城。
如果是为了拿下城池,那为什么又要在拿下城池之后将整个城池血洗?
难道没有人在土地上耕作,土地就会自己产出来粮食吗?
打来打去,把人都杀光了。
难道最后土地产不出粮食,饿肚子的不是自己吗?
孟凡原本是考虑不了这么高深的问题,不过自从参军入伍之后,他每天再也不用为饿肚子去发愁。
军营中的伙食好到他以往都不敢想象,虽然训练确实刻苦了些,如今每天的伙食要比最开始差了些,但还是能够保证至少两天一顿荤腥。
甚至为了这件事情,军营当中还张贴出来了一张告示,说是如今战事焦灼,军营中的伙食要精打细算。
孟凡当时都惊呆了。
他惊呆的并不是军营中的伙食下降,而是惊呆的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居然上面还能发张告示解释。
他以前干农活的时候,在闲暇之余,也会跑到城里去给一些富贵人家打短工。
不过说是短工,其实在当工的时候,跟奴婢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被人家颐指气使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吃饭什么的也不会提供,都是要自己掏粮食去解决的。
至于每天都干什么活,更是不固定。
都是上面吩咐什么,他们就老老实实跟着去做什么。
解释?
人家可是老爷们,怎么可能跟他们这些泥腿子解释?
所以当他看到军营中,竟然会张贴出来解释情况的公告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发愣的。
论身份地位,怎么看也是这些军营中的将领,要远远高于那些在小村子里作威作福的老爷们。
可是人家就做到了那些在小村子里老爷们都做不到的事情。
孟凡感觉自己自从自己入了军营,自己整个人都变得跟以前不一样了起来。
孟凡一时间思绪有些发散。
不过很快他就被别人从回忆当中叫了回来。
“干什么呢?打仗呢。别发呆啊!”
一名士兵正紧张兮兮如临大敌般面对着那已经开始移动的唐军队伍,结果却在不经意的回眸间发现孟凡还在那里神游物外。
这让他不禁大为恼火。
好在孟凡脾气并不坏,被人叫过来也能及时知道自己的错误,当下对着那名将自己叫回神,也同样是跟自己并肩守卫着三步距离城墙的队友,投去了一个歉意的眼神。
“我的问题,我不会走神了。”
孟凡立刻握着自己手中的长枪往侧面走了一步。
发现他走神的那名士兵也没说什么,只是看了他一眼,随后点了一下头。
之后他就没有再去看孟凡。
孟凡还是在他身后第二排守卫的地方,他才是最先守卫城墙的那一队,所以对于他来说,眼前城下的那些唐军才是最大的敌人。
孟凡看到自己的队友并没有太过责怪自己的意思,不由地在心中松了口气。
虽然平日里他们相处的都还算融洽,但战场上分神,哪怕是一张嘴说出花来,也都是他最大的问题。
目光重新看向前方。
城墙上,一轮一轮的箭雨已经开始射了出去。
这是城墙下的唐军,并没有因为这箭雨的阻击,就放缓了自己进攻的势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和当初在太原城,史思明所带来的人,还是有着挺大区别的。
孟凡手中不由的握紧了长枪。
……
李象等人虽然在云中城中留了后手,但后手同样也是需要唐军大部队进城之后才能实施。
而为了能够让唐军安心地入城,那就只能尽可能力将这场戏演的更好一些,让唐军能够真的以为是他们费劲辛苦才将城池拿了下来。
李象没有和李嗣业交过手,但想来一个能一直在西域摸爬打滚,能活着受到封赏的将领,总该会有一些战场上的直觉和嗅觉。
云中城不能轻易放弃。
最起码不能让李嗣业感觉太过容易。
而几乎就在同时的雁门关内,一直以来都心中突突,忐忑不已的孙光,也再一次受到了安庆绪的召见。
一步一步上前,向着安庆绪叩首行过礼之后,孙光没有忍住心中的好奇,偷偷瞧了一眼安庆绪。
只见那张脸上,和之前他所见到的脸色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让孙光不由的更加疑惑。
他这段时间已经仔细打听了雁门关周围,没有发现任何大规模行军的迹象。
也就是说,安庆绪所言并非虚假。
他这次真的一支兵都没带。
孙光当然是知道安庆绪所用出来的那件大杀器的,可光是火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