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议政大厅里,气氛有点尴尬,决定帝国走向的几位大佬,俱都沉默。而身处暗室旁听的释圆通、陈至立、石铁心等人,若皇上没有向他们发问,自然更是不能说话了。
嘉靖皇帝见大家都不说话,便开始点名:“严卿家,先说说你的想法,随便谈。”
“鞑靼部落派巴特尔入京求亲,这事归礼部管,应由礼部拿出意见。”
严嵩是个老狐狸,自然不会轻易表态,一脚将皮球踢给了入阁呼声颇高的礼部尚书徐阶。
嘉靖帝便望向了徐阶。
徐阶长身行了一礼后,义正言辞地说道:“鞑靼首领俺答派人到顺天府,散布逼迫皇室和亲的消息,这是公然挑衅大明天威。臣认为和亲有损皇室威严,应下旨对巴特尔进行严厉申饬。”
嘉靖又望向了国子监祭酒高拱:“你怎么看?”
高拱答道:“臣也认为和亲不妥。历来只有中央皇权软弱时,才会对外藩行和亲之举。当今天子圣明,断不能作此和亲之举。”
嘉靖又望向国子监司业张居正,张居正躬身答道:“臣附议高大人之议,不过臣建议对巴特尔的和亲请求,宜留中不发。”
张居正这话说得很含蓄,留中不发,意思就是婉拒,至于徐阶所说的下旨训斥巴特尔,就免了吧。
看来这张居正是一个深谋远虑之辈,不简单啊。
石铁心坐在暗处静静旁听着,对大明帝国的这几位大员有了一个初步判断。
至此和亲之议没有商量的余地了。能在这里说上话的官员,就相当于前世的常委了。在前世,常委们表决的事情,基本上就定了。
对于和亲这件事,常委中的一把手嘉靖皇帝没表态,让其他几位常委发表意见。
二把手严嵩表态让礼部徐阶拿主意。
礼部的部长徐阶投了否决票。
然后是国子监祭酒高拱也投了否决票。
高拱的职位相当于是中央党校的校长,放在前世,相当于默认的接班人。皇帝的位子自然轮不到高拱接班,他只能接班首辅的位子,表态自然也是举足轻重的。
紧接着,党校副校长张居正表了态,对鞑靼部落的和亲请求留中不发。留中不发,就是不同意。
这九位常委中,有三位常委投了否决票,而严嵩的态度是礼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严嵩代表的是内阁的三票。
也就是说,九票中除了景王、裕王、皇帝三票没有投,其它六票都否决了与鞑靼部落和亲的议题。
那么这件事就不用再议了。
释圆通听到这儿,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据石铁心刺探到的情报,巴特尔垂涎陈佳怡和冯雪的美色,若是同意了和亲,那麻烦就大了。
果然,嘉靖便不再讨论和亲之事,而是谈到了防务问题,道:“裕王呈报说巴特尔此行,是为了给鞑靼部落首领俺答制造一个借口。众位爱卿如何看?”
很显然,皇帝这是担心和亲不成,鞑靼部落借此寻衅滋事。
严嵩问裕王:“俺答找借口想干嘛?”
裕王反感严嵩暗中支持景王争夺太子大位,没有好语气的回答道:“这个鞑子还想干嘛?自然是想找一个借口侵袭大明边境。严首辅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吗?”
释圆通听到这儿,突然有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
果然,灯下的严嵩表情严肃的望着嘉靖皇帝,道:“皇上,既然鞑靼首领俺答想找一个借口,咱们不同意和亲之举,是不是就正中他们下怀,给了他一个侵袭大明的借口呢?”
这个老狐狸,刚才一直不表态,说礼部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然后到了现在,又指出拒绝和亲将引起战端。这意思很明显了,就是你们都表态不同意和亲了,如果到时俺答入侵,与老子无关!
这是在提前甩锅啊!
石铁心都有点佩服起严嵩这老狐狸了。
果然能爬到帝国首辅位子上的,没有一个简单角色。这是在打潜在竞争对手徐阶的脸,又为自己甩了锅,这政治手段耍得杠杠的。
徐阶奋身站起,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事关天朝威仪,礼部坚决反对和亲之举!”
嘉靖皇帝抬手做了一个稍安勿躁的手势,转头问景王道:“载圳,你亲自接待了巴特尔,你认为此事应该如何处理?”
景王朱载圳一直在等待父皇召他问话,此时终于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当即起身朗朗说道:“依儿臣看,在民间随便选一名女子,册封为公主,许给巴特尔。既不损皇家颜面,又杜绝了俺答滋事的借口,是两全齐美之策。”
嘉靖帝又问裕王:“载垕,说说你的看法。”
裕王朱载垕将景王视为抢班的政敌,政敌赞同的,他自然就极力反对,不加思索地答道:“儿臣认为四弟方才所言,看似两全齐美的做法,但实际操作起来,极为不妥。”
嘉靖帝意味深长的望着裕王,“哦”了一声,要听他下文。
喜欢重生之明教教主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明教教主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