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英母女在李家台子安顿了下来,重新走上教师的岗位,无论是出于热爱,还是因为对李天明的感激,郑云英展现出了最大的热情。
这件事了,李天明也放下了一桩心事,上辈子再听说郑云英的消息时,她已经离开了大柳镇,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如今,郑云英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希望未来能……
一切顺遂吧!
“我们走在大路上,高举红旗向太阳,伟大领袖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向前进,向前进,革命洪流不可阻挡,向前进,向前进,朝着胜利的方向……”
隔壁传来了小五的歌声。
“小雪唱得还挺好。”
吴月华笑着夸了一句,话音刚落,屋里的灯又灭了。
“咋回事啊?”
吴月华紧皱着眉,朝屋外喊了一嗓子。
“老孙,快去看看!”
孙嘉璐答应了一声,时候不长,灯重新亮起。
“天明,一直这样可不行,没有准确的实验数据,根本没办法定型。”
吴月华拉开空气炸锅的抽屉,里面的鸡肉还带着血丝,只有表面一层微微泛黄,还带着溢出的油脂。
“吴老师,我总不能真的去找供电局,给您单建一个变电所吧?”
李天明也是无可奈何,能通过李学国,给养殖场这边重新布线,已经很不容易了。
单建变电所?
李学国要是能搭理他才怪呢!
“我不管,你答应了我的,供电不足,一加热就跳闸,这样我还怎么工作?”
吴月华这小老太太直接把锅扣在了李天明的脑袋上。
“我……行吧,我明天再去问问,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
“哥!”
正说着,小五探了个脑袋进来,已经下课了。
“吴老师,我先回去了,您也早点儿歇着吧!”
“我可等你的好消息了。”
李天明赶紧拉着小五溜了。
嗡嗡嗡嗡……
“天这么热,在家怎么不开电风扇啊?”
回到家,就见宋晓雨正在做针线活,屋里热得像个闷火罐儿一样,连电风扇都舍不得开。
“开着窗户呢,你……浪费电!”
“咱家又不差这点儿!”
“过日子讲究的是细水长流,哪有你这样的!”
宋晓雨说着,放下了手里的活。
“我今天和三婶儿、四婶儿说了天亮的事,四婶儿说她娘家……”
“打住,四婶儿娘家的人?拉倒吧,我可不敢让她娘家的亲戚进咱家的门!”
方艳梅娘家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糊涂车子,真要是让天亮娶进门,一准儿的搅家精。
过完年,天亮都18了,他的婚事,李学成这个当爹的不管,李天明哪能不操心。
“你听我说完了,行不行?不是四婶儿的娘家亲戚,是邻居家的姑娘,听四婶儿说,那家人日子过得不差,闺女模样也好,上面有三个哥哥,往后也不用咱天亮多费心!”
李天明听着,要是这样的话,倒是挺不错的。
“四婶儿说没说姓啥?”
事关天亮一辈子的大事,李天明也不得不小心着些,打听一下那户人家的品行。
“姓马,那个姑娘比天亮小一岁!”
“没和天亮说?”
“没呢,四婶儿说先和你打个招呼,你应了,再挑个日子,让俩人见面!”
李天明在心里盘算了一番:“行,我先打听打听,你咋样?”
宋晓雨笑道:“好着呢,我感觉这一胎是个闺女,不像怀着振华的时候,儿子就是折腾人!”
“闺女好啊!”
有了儿子,李天明现在最盼着的就是能添个闺女。
然后趁着基本国策还没实施,抓紧时间再多生几个。
“快别忙活了,费眼睛!”
李天明说着,把没做好的小衣裳放到了柜子上。
振华早就睡了,这小子是个心宽的,每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一天到晚的傻乐呵。
一夜无话,转天,李天明和李学庆打了个招呼,开上拖拉机去了县城。
在县委大院找到李学国的时候,他正布置工作呢。
“你这个大忙人,咋有时间来县里了?”
李家台子的两个工厂加班加点的搞生产,李学国自然是清楚的,前些日子还专程下去了一趟,视察两个工厂的生产情况。
“我再忙,还能有您这位县太爷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