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都市言情>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 第139章 改革扬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改革扬帆(2 / 2)

苏锦绣闻言大喜:";太好了!正好赶上展示会。立刻准备采样,做好记录。";

接下来的几天,苏锦绣几乎不眠不休。她亲自检查每一项展示内容,确保完美无缺。同时,她也没有忘记防范保守派可能的干扰,安排了周伯的人手严密监视。

展示会前夜,苏锦绣在空间内最后检查各种样品。突然,空间外传来巧儿的紧急呼唤:";娘娘,不好了!有人混入学院,似乎想要破坏展示品!";

苏锦绣迅速走出空间,询问详情。巧儿快速汇报:";是太后身边的几个宫女,伪装成学院杂役混入。周伯的人已经发现,正在秘密监视。";

苏锦绣冷静分析:";他们既然敢来,必有所图。但事到临头,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改革大势。让周伯继续监视,看看他们想做什么,但不要打草惊蛇。";

果然,深夜时分,几个";杂役";偷偷潜入展示区,准备在粮食样品中撒入不明粉末。就在此时,周伯的人突然现身,将他们一网打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第二天一早,苏锦绣将此事密报萧承煜。萧承煜震怒,但苏锦绣劝道:";陛下,明日展示会至关重要。不如暂时隐忍,待展示会成功后再处理此事,以免生变。";

萧承煜思索片刻,点头同意:";你说得对。先确保展示会成功。这些人朕已派人严加看管,太后那边,朕会亲自去说。";

展示会当天,皇家猎苑人头攒动。文武百官、地方官员、甚至一些受邀的农户代表都前来观礼。苏锦绣身着正装,站在萧承煜身旁,接待各方来宾。

太后在宫女搀扶下姗姗来迟,面色不善。萧承煜上前问安,低声道:";母后,昨夜之事朕已知晓。今日请母后暂且观礼,事后朕自有道理。";

太后面色微变,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得点头应允。

展示会正式开始。苏锦绣首先介绍了农业改革的成果:新品种粮食增产显着,抗旱抗涝性能优异;改良土壤技术使荒地变良田;新型农具提高了效率...一项项实际数据,让在场官员和农户代表啧啧称奇。

接着,王太医展示了医疗改革成果:新的诊疗方法提高了治愈率;预防措施减少了疫病发生;医学教育扩大了医师队伍。

最打动人心的是几位受益农户和患者的现场证言。他们讲述了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变化:曾经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病痛缠身的家人重获健康,昔日饥饿的村庄如今粮食充足。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激动地说:";老汉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稻种。去年我家那三亩薄地,往年顶多打个三百斤,用了娘娘的新种子和新法子,竟收了八百多斤!全村人都不敢相信自个儿的眼睛啊!";

另一位曾经患病的妇人泪流满面:";我家小儿患痢疾,眼看不行了,是太医院的新药救了他。如今孩子壮实得很,天天跑得比谁都快。我们全家感激不尽啊!";

这些真实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连一直面色阴沉的太后也不禁动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萧承煜满意地看着这一切,挥手示意苏锦绣介绍下一项内容。

苏锦绣从容地走到中央展台前:";接下来,臣妾想向诸位展示我们的';五年计划';——如何将这些成果推广至全国,让百姓真正受益。";

她展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了各地试验基地、学院分院和医疗点的布局:";我们计划在五年内,在全国建立二十处大型农业试验基地,三十所农业学院分院,五十个医疗培训点。同时,设立专门的农业研究院,持续研发新品种、新技术。";

她详细解释了每个项目的规划和预期效果,语调平和而坚定:";这不仅是一次农业和医疗的革新,更是大衍王朝迈向富强的重要一步。有了充足的粮食和健康的身体,我们的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苏锦绣的讲解深入浅出,令在场所有人都能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价值。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此刻也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最后,苏锦绣提出了最重要的一点:";要确保改革持久有效,必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我们计划设立专门的评估制度,定期检查各地实施情况;同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丰年储粮,以备灾年之需。只有形成制度,改革才能持续发挥作用,而不是昙花一现。";

展示会临近尾声,萧承煜起身,环视群臣:";诸位爱卿,今日所见所闻,可有何感想?";

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无人敢先开口。终于,一位年长的礼部侍郎站了出来。此人向来保守,常常反对改革,众人屏息以待,不知他要说什么。

";臣...";老侍郎深吸一口气,";臣原本认为农医改革有违祖制,恐怕贸然推行会带来混乱。但今日亲眼所见,不得不承认改革确实利国利民。臣愿意支持苏娘娘的';五年计划';。";

他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更多的官员纷纷表态,支持改革的声音越来越多,就连一些保守派大臣也开始动摇。

萧承煜满意地点头:";朕很高兴看到诸位能放下成见,为国家和百姓着想。自即日起,';五年计划';正式实施。户部拨款十万两,用于扩建全国试验基地;吏部负责选拔人才,充实农业研究院;礼部协助推广新知识,让更多百姓受益。";

太后见大势已去,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既然对百姓有益,哀家也不反对了。只是改革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萧承煜微微一笑:";母后所言极是。苏爱妃的计划已考虑到这一点,将分步实施,稳妥推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展示会结束后,萧承煜单独留下苏锦绣:";今日展示会大获成功,朕很满意。尤其是你的';五年计划';,既有宏伟蓝图,又有切实可行的步骤,确实令人信服。";

苏锦绣谦虚道:";臣妾不过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一切还需陛下支持才能实现。";

萧承煜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太后那边,已经不会再阻挠了。昨夜之事,朕已严厉训斥,她知道大势已去。至于那几个宫女,朕已发配边疆,永不录用。";

苏锦绣恭敬地行礼:";多谢陛下。臣妾相信,有陛下支持,改革必能顺利推进。";

萧承煜点头:";去吧,继续你的工作。朕期待看到更多成果。";

回到凤仪宫,苏锦绣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赵明远、王太医、周伯等人齐聚一堂,商讨下一步工作。

";今日展示会大获成功,连太后都不得不表示支持,这是改革的重大胜利。";苏锦绣欣慰地说,";但我们不能松懈,越是成功,越要谨慎推进。";

赵明远点头:";娘娘说得对。如今计划已获批准,首先要做的是尽快启动各地试验基地的扩建工作。";

王太医也道:";医学院分院的筹建也要提上日程,尤其是师资培养,这是关键。";

周伯提醒:";虽然太后表面妥协,但保守派根基深厚,恐怕还会暗中作梗。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苏锦绣沉思片刻:";说得都有道理。这样,赵大人负责协调各地官员,推进试验基地建设;王太医主持医学院分院筹建,尤其是师资培养;周伯继续负责情报工作,密切监视保守派动向。";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农业学院的方向:";我将亲自主持农业研究院的筹建,这是改革的核心,必须亲力亲为。";

众人敬佩地看着她坚定的背影,无不为之动容。这位曾经的冷宫弃妃,如今已成为改革的中流砥柱,引领着整个王朝向前迈进。

散会后,苏锦绣独自来到空间内,检查最新培育的几种作物。抗旱水稻已经成熟,颗粒饱满;耐寒小麦也长势喜人;新研发的药用植物正在盛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看着这些成果,苏锦绣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责任感。她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理想,不断前行,农医改革必将成功,大衍王朝必将走向繁荣富强。

就在此时,巧儿匆匆走来:";娘娘,好消息!李大人刚刚传回密报,他考察的最后一站,农业改革成效超出预期,比预计增产近五成!众多地方官员纷纷请求加入改革计划。";

苏锦绣欣喜若狂:";太好了!这正是我们推进';五年计划';的最佳时机。立刻派人联络李大人,请他详细记录各地情况,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

巧儿领命而去,苏锦绣站在田垄间,深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曾几何时,她只是一个被打入冷宫的弃妃,如今却掌握着改变国家命运的机会。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曲折,但每一步都坚定而有力。

";这只是开始,";苏锦绣自语道,";真正的改革才刚刚起步。";

她知道,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改革才能持久有效;只有培养出一批批人才,改革才能生生不息;只有让百姓真正受益,改革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夜色渐深,凤仪宫灯火通明。苏锦绣伏案疾书,详细规划着农业研究院的组织架构和研究方向。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改革者的意志,不屈不挠,永不言弃。

喜欢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请大家收藏:农医圣女:锦绣福妃传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