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受气,别人家的奴才还跟着主人争脸面,我们命里就是陪着你挨打受骂的。”
“从今以后你要可怜可怜我们。”
宝玉笑道:
“好哥哥,别再觉得委屈了,我明天请你吃饭。”
李贵道:
“小祖宗,谁敢让你请!只求你能听进去一句话就行了。”
说完,二人来到贾母这里,秦钟已经等在那里,贾母正在和他说话。
二人见过面,辞了贾母。
宝玉忽然想起还没去告别黛玉,便忙去她房里告辞。
此时黛玉正在窗下对镜理妆,听宝玉说要上学,笑道:
“好!这一去,你可定要‘蟾宫折桂’了。”
“我不能送你了。”
宝玉道:
“好妹妹,等我放学后一起吃晚饭,还给你带胭脂膏子。”
说了一会儿,才准备离开。
黛玉忽然问:
“你怎么不去告别宝姐姐?”
宝玉笑而不答,和秦钟一起上学去了。
原来贾家的义学距离不远,只有一里之遥,是由始祖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照顾族中贫穷不能请私师的子弟,可以在这里学习。
凡是族中有官职的人,都要按职务的高低提供一定的银两,作为学费补贴。
这里特别挑选了年高有德的人担任学堂的管理,专门教导子弟。
宝玉和秦钟来到学堂后,相互见过礼,开始读书。
自此以后,他们每天一起进出,一同坐着一起走,关系越来越亲密。
贾母疼爱秦钟,常常让他留下来住几天,就像疼爱自己的重孙一样。
看到秦钟家里不富裕,贾母还送了他一些衣物等东西。
不到一个月,秦钟便完全适应了荣府的生活。
宝玉虽然有些不安分,依然随心所欲,因此形成了新的癖好,他私下对秦钟说:
“我们俩年纪一样,又是同窗,以后不必论叔侄,就算是弟兄朋友好了。”
最初秦钟不愿意这样叫,后来宝玉坚持不懈,便称他为“兄弟”,或者用他的表字“鲸卿”,秦钟也只得随便应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学堂里虽然大多数是本族人和一些亲戚的子弟,俗话说:
“一龙生九种,九种各别。”
因此人多了,就有一些品行不端的人混杂其中。
宝玉和秦钟因为长得像花朵一样俊美,尤其是秦钟,性格温柔腼腆,面红耳热,给人一种羞涩的感觉,而宝玉天性善于取悦他人,性格体贴、言语柔和,这使得他们更加亲近。
于是,这种亲密关系引起了其他同窗的怀疑,大家在背后议论纷纷,甚至散布了不少谣言。
薛蟠自从住进王夫人家后,就知道有这么一个学堂,里面有不少青年子弟,便生了龙阳之兴。
薛蟠偶尔也去上学,实际上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送一些礼物给贾代儒,却没有真正用心读书,只是为了交些朋友。
谁能想到这学堂里就有好几个小学生,因为贪图薛蟠送给他们的那些银两和衣物,没过多久,就被薛蟠哄上了手。
此外,还有两个多情的小学生,也不知道是哪一房的亲眷。
也没法考察他们姓甚名谁。
只是因为长得非常妩媚风流,学堂里的人送了他们两个外号:
“香怜”和“玉爱”。
尽管学堂里的学生也暗中倾心于这两个人,但是因为惧怕薛蟠的权势,便不敢轻举妄动,前来招惹。
宝玉和秦钟见到这两个学生,也不免对他们有些好感,但由于知道他们和薛蟠关系密切,因此并没有直接表示出亲近。
四个人心里都有些情愫,只是没有表露出来。
每天进入学堂后,大家分别坐好,眼神交流,或通过话语传达心意,或用诗词间接表露心情,虽然大家都小心避人耳目,但仍然可以互相心照不宣。
不料,学堂里有几个心机较深的学生,察觉了他们的互动,开始在背后偷偷传话,或者用眼神交流,或者故意咳嗽引起注意,这种情况并非只发生了一次。
喜欢红楼白话版请大家收藏:红楼白话版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