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因昨日与林黛玉闹得不愉快,二人至今未见面,心中后悔不已,闷闷不乐,根本无心去赴宴,于是以生病为由推辞不去。
林黛玉本来只是前几日中了些暑气,身体并无大碍,听说宝玉不去赴宴,心中暗自琢磨:
“他平日里最爱吃酒看戏,今日竟然不去,想必是因为昨天的事情心里难过。”
“再或者,他见我不去,他也没了心情去。”
想到这里,又想起自己昨日一时冲动,剪了他玉上的穗子,心中越发后悔:
“千不该万不该剪了那穗子。”
“现在想来,他定是不会再戴这玉了。”
“可是若再让我重新穿好穗子,他才会戴吧?”
想到此处,心中充满自责与懊恼。
贾母见宝玉和林黛玉都因生气而推辞赴宴,本以为趁着今日薛家唱戏,他们二人见了面,心结也就能解开了。
哪知他们却都不肯去。
贾母气得直抱怨道:
“我这把老骨头真是上辈子欠下的孽债,偏偏遇上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
“没有一天让我省心,真是应了俗话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
“我哪一天闭上眼、断了气,这两个冤家随他们怎么折腾去吧!”
“只可惜我偏偏还咽不下这口气!”
说着,竟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些话传到了宝玉和林黛玉的耳中。
他们本从未听过“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俗语,如今乍一听,仿佛得到了某种顿悟一般,心中五味杂陈,细细品味这句话的意味,竟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虽然二人未曾见面,但一个在潇湘馆中临风流泪,一个在怡红院里对月长叹,彼此虽身处两地,心意却始终相连。
袭人见宝玉闷闷不乐,便耐心劝道:
“二爷,您这是怎么了?”
“这次真是您不对了。”
“往日家里的小厮和他们的姊妹争吵,您听见了,还骂那些小厮不懂事,不知道体谅女孩儿们的心。”
“可今儿您自己却也这样!”
“再说,后天就是初五了,过年的大节日,您们两个若还是这样像仇人似的,老太太岂不是更要生气?”
“到时候连带着大家都不得安生了。”
“我看,您就放下脾气,主动赔个不是,和林姑娘好好说开了,大家和和气气地,岂不是好?”
宝玉听了袭人的话,心里纠结不已,既想依她的建议,又有些抹不开面子,犹豫不定。
究竟他会如何抉择,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红楼白话版请大家收藏:红楼白话版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