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曰:
深闺有奇女,绝世空珠翠。
情痴苦泪多,未惜颜憔悴。
哀哉千秋魂,薄命无二致。
嗟彼桑间人,好丑非其类。
~~~~
诗中写道:
深闺中有一位奇女子,她的美貌举世无双,不依赖珠宝翠玉来装点。
她情思痴缠,苦泪颇多,因为没有刻意修饰,容颜显得憔悴。
真是悲哀啊,这千古的幽魂,命运如此薄命,没有谁能与之相比。
可叹那些轻浮的人,他们的美好与丑恶和这位奇女子不是一类。
话说贾蓉见家中各项事务都已安排妥当,急忙赶到寺庙中,向贾珍禀报情况。
于是连夜分派各个执事的人役,并且准备好一切需要用到的幡杠等丧葬用品。
选择在初四日卯时请灵柩进城,一面派人通知各位亲友。这一天,丧礼场面盛大耀眼,宾客多得像云一样,从铁槛寺到宁国府,夹道观看的人,何止几万。
有的人羡慕,有的人感叹,还有一些一知半解的读书人,说什么“丧礼与其奢侈铺张,不如节俭而有哀戚之情”,一路上大家纷纷议论,说法不一。到未申时才到达宁国府,把灵柩停放在正堂里面。
进行了供奉祭奠、举哀等仪式结束后,亲友们渐渐依次散去,只剩下族中的人分别料理迎宾送客等事情。
近亲中只有邢大舅陪伴着没有离开。
贾珍和贾蓉此时因为受到礼法的约束,不得不守在灵旁,以草为席,以土块为枕,怀着深切的悲痛守丧。
等人们散去后,他们仍然抽空去找小姨子们厮混。
宝玉也每天在宁国府穿着孝服守孝,到晚上人们散去后,才回到园子里。
凤姐身体还没有痊愈,虽然不能经常在这里,但遇到开坛诵经、亲友前来祭奠的日子,也会勉强支撑着过来,帮助尤氏料理事务。
一天,早饭供奉完毕后,因为此时白天时间还很长,贾珍等人连日来劳累疲倦,不免在灵旁打瞌睡。
宝玉见没有客人到来,就想回家去看望黛玉,于是先回到怡红院。
走进院门,只见院子里寂静无人,有几个老婆子和小丫头们在回廊下找地方乘凉,有的在睡觉,有的坐着打盹。
宝玉也不去打扰他们。只有四儿看到了他,连忙上前去掀帘子。
刚要掀起帘子时,只见芳官从里面笑着跑出来,差点和宝玉撞个满怀。
芳官一见到宝玉,才笑着站住说:
“你怎么来了?你快帮我拦住晴雯,她要打我呢。”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屋内传来嘻溜哗喇的乱响,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撒了一地。
随后晴雯追出来骂道:
“我看你这个小蹄子能跑到哪里去!输了还不让打。
宝玉不在家,我看谁能来救你!”
宝玉连忙拦住,笑着说道:
“她是你妹妹,年纪小,不知道怎么得罪你了,看在我的面子上,饶了她吧。”
晴雯也没想到宝玉这个时候会回来,突然一见,忍不住笑了,于是笑着说道:
“芳官简直是个狐狸精变的,就会拘神遣将,符咒都没有她这么快。”
又笑着说道:
“就算你真请了神来,我也不怕。”
于是挣脱宝玉的手,仍然要去抓芳官。
芳官早已藏到宝玉身后。
宝玉于是一手拉着晴雯,一手拉着芳官,走进屋内。
进去一看,只见西边炕上麝月、秋纹、碧痕、紫绡等人正在那里玩抓子儿赢瓜子的游戏。
原来是芳官输给了晴雯,芳官不肯让晴雯打她,就跑了出去。
晴雯因为追芳官,把怀里的子儿撒了一地。
宝玉高兴地说道:
“这么长的白天,我不在家,正担心你们寂寞,吃了饭就睡觉,睡出病来可不好,大家找点事玩玩消遣消遣,这样很好啊。”
因为没看到袭人,又问道:
“你们袭人姐姐在哪里呢?”
晴雯说道:
“袭人啊,越发变得道学气了,独自一个人在屋里面对着墙壁呢。
好一会儿我们都没进去,不知道她在做什么,一点声音都听不到。
你快去看看吧,说不定她此时已经参悟出什么道理来了呢。”
宝玉听了,一边笑,一边走到里间。
只见袭人坐在靠近窗户的床上,手里拿着一根灰色的条绦子,正在那里打结子。
看到宝玉进来,连忙站起来,笑着说:
“晴雯这东西又编排我什么了?
我因为要赶着打完这个结子,没时间和她们瞎闹,就哄她们说:
‘你们去玩吧,趁着二爷不在家,我要在这里静坐一会儿,养养神。’
她就编排了许多混话,什么‘面壁了’‘参禅了’的,等一会儿我不撕烂她的嘴!”
宝玉笑着靠近袭人坐下,看她打结子,问道:
“这么长的白天,你也该休息休息,或者和她们去玩,要不就去看看林妹妹也好啊。
天气这么热,打这个有什么用呢?”
袭人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见你带的扇套还是那年东府里蓉大奶奶的事情时做的。
那个青色的东西,只有族中或者亲友家夏天有丧事的时候才用得着,一年也就戴个一两次,平常也用不着做。
如今那边府里有事,这个是要天天过去戴的,所以我赶紧另外做一个。
等打完结子,就给你换下那个旧的来。
你虽然不讲究这些,可要是让老太太回来看到了,又该说我们偷懒,连你穿戴的东西都不上心了。”
宝玉笑道:
“这真难为你想得这么周到。
不过也别太赶了,要是热着了,那可是大事。”
说话间,芳官早端了一杯用凉水新泡的茶过来。
因为宝玉向来体质柔弱,即使在暑天也不敢用冰,只把新打的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里,不时更换井水,取它的凉意罢了。
宝玉就着芳官手里喝了半盏茶,然后对袭人说道:
“我来的时候已经吩咐茗烟了,如果珍大哥那边有要紧的客人来,就让他马上来通报;
要是没什么要紧事,我就不过去了。”
说完,就出了房门,又回头对碧痕等人说:
“要是有什么事,就到林姑娘那里找我。”
于是直接往潇湘馆去看黛玉。
快过沁芳桥的时候,只见雪雁领着两个老婆子,手里都拿着菱藕瓜果之类的东西。宝玉连忙问雪雁:
“你们姑娘向来不大吃这些凉东西,拿这些瓜果做什么呢?
难道是要请哪位姑娘、奶奶吗?”
雪雁笑道:
“我告诉你,可不许你跟姑娘说啊。”
宝玉点头答应了。
雪雁就吩咐两个老婆子:
“先把瓜果送去交给紫鹃姐姐。
她要是问我,你就说我在做什么,马上就来。”
那婆子答应着去了。雪雁这才说:
“我们姑娘这两天才觉得身体稍微好了些。
今天饭后,三姑娘来了,约着要去看二奶奶,姑娘没去。
又不知道想起什么来了,自己伤感了一阵,拿起笔写了好多东西,也不知道是诗还是词。
让我送瓜果过去的时候,又听到她叫紫鹃把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把桌子挪到外间的正中间,又叫把那龙文鼒放在桌上,等瓜果来了听用。
要说请人吧,用不着先忙着把个炉子摆出来;
要说点香吧,我们姑娘平日屋内除了摆些新鲜花儿、木瓜、佛手之类的东西,又不大喜欢熏香;
就算点香,也该点在她常坐常卧的地方。
难道是老婆子们把屋子熏臭了,要拿香熏一熏不成?
到底是怎么回事,连我也不知道。”
说完,就急忙走了。
宝玉听了,不由得低下头仔细思考,心里想:
“听雪雁这么说,一定有原因。
要是和哪位姊妹闲坐,也不必这样先准备好食物器具。
或者是姑爹、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这个日子,老太太都吩咐另外准备菜肴,送去给林妹妹私下祭奠,现在这个日子已经过了。
大概是因为七月是瓜果的季节,家家都要上秋祭的坟,林妹妹心里有所感触,所以在自己的房间里私下祭奠,取《礼记》中‘春秋荐其时食’的意思,也说不定。
但我现在要是过去,看到林妹妹伤心,一定会尽力劝解,又怕她烦恼郁结在心里;
要是不去,又担心她太伤心,没有人去劝止;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她生病。
不如先到凤姐姐那里去看看,在她那里稍微坐一会儿就回来。
要是看到林妹妹伤心,再想办法开解她,既不会让她太悲伤,让她的哀痛稍微抒发一下,也不会让她因为抑郁而生病。”
想完,就出了园门,直接到凤姐那里去。
正好有许多执事的婆子们回完了事,纷纷散去。
凤姐正倚着门和平儿说话呢。
一看到宝玉,就笑着说:
“你回来了?
我才吩咐了林之孝家的,让她派人告诉你的小厮,要是没什么事,就顺便请你回来休息休息。
再说那边人多,你哪里受得了那些气味。
没想到你正好就回来了。”
宝玉笑道:
“多谢姐姐记挂。
我也是因为今天没事,又见姐姐这两天没去那边府里,不知道你身上的病是不是好得差不多了,所以回来看看你。”
凤姐说:
“反正也就是这样,三天好两天不好的。
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这些大娘们,唉,哪一个是安分的!
每天不是打架,就是拌嘴,连赌博偷盗的事情都闹出来两三件了。
虽说有三姑娘帮忙处理,但她又是个没出阁的姑娘。
有些事可以让她知道,有些事又不能对她说,也只好勉强支撑着罢了。
总是不得清净一会儿。
别说想病好,只求病不加重就不错了。”
宝玉说:
“话虽这么说,姐姐还是要保重身体,少操些心才好。”
说完,又说了些闲话,然后告别凤姐,一直往园子里走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进了潇湘馆的院门一看,只见炉子里还袅袅地冒着残烟,祭奠剩下的酒还摆在那里。
紫鹃正看着人把桌子往里面搬,收拾那些陈设呢。
宝玉就知道已经祭奠完了,走进屋内,只见黛玉面向里歪着身子,病体虚弱,显得非常疲惫。
紫鹃连忙说:
“宝二爷来了。”
黛玉才慢慢地起身,含笑让座。
宝玉说:
“妹妹这两天病可好多了?
气色倒显得平静了些,只是为什么又伤心了呢?”
黛玉说:
“你这不是没话找话吗,好好的我什么时候又伤心了?”
宝玉笑道:
“妹妹脸上明明有哭泣的样子,怎么还哄我呢。
只是我想妹妹向来身体多病,凡事应当自己放宽心,不要做那些无益的悲伤之事。
要是把身体糟蹋坏了,将来让我……”
说到这里,觉得下面的话有些难以说出口,连忙把话咽了回去。
因为他虽然和黛玉从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又愿意同生共死,但这些感情只是在心里领会,从来没有当面说出来过。
况且黛玉心思重,常常因为他说话冒失,得罪了她,让她哭泣。
今天本来是来劝解黛玉的,没想到话说得冒失了,接不下去,心里一着急,又怕黛玉生气。
又想到自己确实是一番好意,于是转急为悲,早已经流下泪来。
黛玉起先本来还恼宝玉说话不知轻重,如今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有所感触,本来她向来爱哭,此时也不免和宝玉相对无言,一起落泪。
却说紫鹃端了茶来,以为他们两个不知道又因为什么事吵架了,就说:
“姑娘才身体好一些,宝二爷又来惹姑娘生气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玉一面擦泪,一面笑着说:
“谁敢惹妹妹生气了!”
一面搭讪着站起来,随意地踱步。
只见砚台底下微微露出一角纸,宝玉不禁伸手拿起来。黛玉连忙要起身去抢,已经被宝玉揣在怀里,宝玉笑着央求道:
“好妹妹!让我看看吧。”
黛玉说:
“不管是什么东西,来了就乱翻。”
话还没说完,只见宝钗走了进来,笑着说:
“宝兄弟要看什么?”
宝玉因为还没看到上面写的是什么话,又不知道黛玉心里是怎么想的,不敢贸然回答,只是望着黛玉笑。
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下,一面笑着说:
“我曾经在古史中看到有才华和美貌的女子,她们一生的遭遇,令人感到欢喜、羡慕、悲伤、叹息的有很多。
今天饭后没事,就挑选出几个人,胡乱凑了几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感慨。
碰巧探丫头来找我一起去看凤姐姐,我因为身上没力气,没和她去,刚才做了五首诗,一时觉得困倦,就把诗撂在那里了,没想到二爷来了,就看到了。
其实给他看也没什么,但我就是嫌他动不动就写了给别人看。”
宝玉连忙说:
“我什么时候给别人看过了?
昨天那把扇子,原本是我喜欢那几首白海棠的诗,所以我自己用小楷写了上去,不过是为了拿在手里看方便。
我难道不知道闺阁中的诗词字迹是不能轻易往外传诵的吗?
自从你说了以后,我再也没把东西拿出园子去过。”
宝钗说:
“林妹妹考虑得也是对的。你既然写在扇子上,偶然忘记了,拿到书房里去,被相公们看见了,哪有不问是谁做的呢。
要是传扬开了,反而不好。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总归要以贞洁娴静为主,女工还是其次的事情。
其余诗词之类的,不过是闺阁中的游戏,本来就可以会,也可以不会。
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倒不需要这些才华的名誉。”
接着又笑着对黛玉说:
“拿出来给我看看也没关系,只要不让宝兄弟拿出去就行了。”
黛玉笑道:
“既然这么说,那连你也不必看了。”
又指着宝玉笑道:
“他早就抢去了。”
宝玉听了,才从怀里把诗拿出来,凑到宝钗身旁,一起仔细看。
只见上面写道: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宝玉看了,赞不绝口,又说:
“妹妹这诗,恰好只做了五首,不如就给它命名叫《五美吟》吧。”
于是不由分说,就提笔写在后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宝钗也说:
“做诗不管什么题目,只要善于翻出古人的新意来。
要是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即使字句精妙工整,也已经落了下乘,终究算不得好诗。
就像前人写昭君的诗有很多,有悲叹惋惜昭君的,有怨恨毛延寿的,又有讥讽汉帝不能让画工画出贤臣的容貌却画美人的,各种各样的都有。
后来王荆公又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永叔有‘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这两首诗都能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不抄袭前人。
今天林妹妹这五首诗,也可以说是命意新奇,别开生面了。”
正还想往下说的时候,只见有人回禀说:
“琏二爷回来了。
刚才外面传说,他往东府里去了好一会儿了,估计很快就会回来。”
宝玉听了,连忙起身,迎到大门里面等待。
恰好贾琏从外面下马进来。
于是宝玉先迎着贾琏跪下,口中替贾母、王夫人等请安,又给贾琏请安。
二人手拉手走了进来。只见李纨、凤姐、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等早就在中堂等候,一一相见之后。
只听贾琏说道:
“老太太明天一早到家,一路上身体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