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历史军事>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 第225章 制定破袭击计划(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制定破袭击计划(上)(1 / 2)

1940年9月19日,阳泉县城的指挥部里气氛凝重而紧张。

距离总部要求的9月20日午夜统一行动,只剩下不到一天一夜的时间。

杨虎、李云龙、常乃超、赵刚等人围坐在铺满地图的长桌前,仔细研究着即将展开的正太铁路破袭战计划。

地图上,正太铁路像一条蜿蜒的黑线,贯穿晋西北大地。

沿线密密麻麻地标注着鬼子的据点、兵力部署以及火力配置。

杨虎神情严肃,目光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手中的铅笔不时在关键位置圈圈点点。

“同志们,这次总部交给咱们虎贲师的任务,是负责娘子关至阳泉段的铁路破袭。”

“这一段是正太铁路的重要节点,鬼子肯定派了重兵防守。”

“咱们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杨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云龙微微前倾,眼睛紧紧盯着地图,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

“老杨,你就说怎么干吧!”

“咱老李保证冲在最前面,把小鬼子打得屁滚尿流!”

“老李,先别急,听我把任务分配完。”

“这次行动规模大,各部队得密切配合,谁的任务都不轻松。”

杨虎说道。

赵刚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道。

“这次行动规模空前,各部队必须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个部队的优势,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常乃超也点头表示赞同道。

“师长,根据情报,这一地段的鬼子防御工事坚固,火力强大。”

“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杨虎看着众人,心中满是欣慰。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下达作战任务。

“张大彪!”

“到!”

张大彪立刻站起身,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

“你的一旅负责正面佯攻娘子关据点。”

“鬼子在那里驻扎了一个完整的师团,还有大口径火炮,正面进攻难度很大。”

“但你的任务不是硬拼,而是要摆出一副强攻的架势,吸引鬼子的主力部队和火力,为其他部队创造机会。”

“记住,一定要把握好进攻的节奏,不能让鬼子看出破绽,也不能贸然深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杨虎严肃地说道。

张大彪用力点头说道。

“师长放心!”

“俺一旅保证完成任务!”

“小鬼子不是喜欢龟缩在据点里吗?”

“俺就带着兄弟们去把他们引出来,好好教训教训!”

“俺们一旅的兄弟们各个都盼着跟鬼子大干一场,保证把鬼子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

“可别轻敌,把鬼子引出来后,也要灵活应对,保护好兄弟们。”

李云龙在一旁提醒道。

“知道了,副师长!”

“俺心里有数!”

张大彪自信满满地回应。

“许少清!”

杨虎接着喊道。

“到!”

许少清迅速起身,腰间的勃朗宁手枪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你的二旅负责切断娘子关据点与其他据点之间的联系。”

“鬼子肯定会相互支援,你要带领部队在关键路段设置障碍,埋设地雷,阻止鬼子的援军。”

“同时,要注意防范鬼子从侧翼对你进行攻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关乎整个破袭战的全局,你一定要守住防线!”

杨虎目光坚定地看着许少清。

许少清神色凝重的回道。

“是!师长。”

“我们二旅一定不会让鬼子的援军通过!”

“我们会在那些关键路段多埋些厉害的地雷,把路给他们堵得死死的,看他们怎么过来!”

“遇到困难别硬扛,及时向其他部队求援。”

赵刚叮嘱道。

“放心吧,赵政委,我知道轻重!”

许少清回答道。

“王安民!”

“有!”

王安民站起身,虽然还是那副慢悠悠的样子,但眼神中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你的三旅任务是破坏娘子关至平定段的铁路。”

“这段铁路是鬼子的重要补给线,你要带领部队迅速找到铁路的关键部位,进行爆破。”

“同时,要注意清理周边的鬼子巡逻队,保证爆破工作顺利进行。”

“完成任务后,迅速撤离,不要恋战。”

杨虎详细地交代着任务。

王安民咧嘴一笑,说道。

“放心吧,师长!”

“我们三旅保证把这段铁路炸得稀巴烂,让小鬼子的火车变成一堆废铁!”

“我们会先摸清巡逻队的巡逻时间,找个好时机动手,保证完成任务后能安全撤离!”

“可别光想着炸铁路,安全第一。”

李云龙笑着说道。

“知道啦,副师长!”

“我心里有谱!”

王安民回应道。

“刘耀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到!”

刘耀文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寡言,但他坚定的眼神表明了他的决心。

“你的四旅负责在平定至寿阳段进行铁路破袭,并且要在这一区域设置阻击阵地。”

“一旦鬼子发现铁路被破坏,肯定会派兵前来围剿,你要带领部队顽强阻击,为其他部队争取足够的时间撤离。”

“这是一场硬仗,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杨虎拍了拍刘耀文的肩膀。

刘耀文重重地点点头说道。

“师长,我们四旅绝不退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