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武侠修真>十年恩怨十年剑> 第164章 曲意逢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曲意逢迎(2 / 2)

于文正始终背对越涧,大手一挥,道:“我心意已决,勿复多言。”

越涧见劝之无果,默默转身走到门前,却未向平时那样出门离开,而是警惕地看了看左右,见无人窃听,便将房门轻掩,回身走到于文正面前,鞠了一躬,道:“大人。”

于文正也未料到他竟去而复返,见他走到面前,又背转身去,不愿看他。

“大人,”越涧再拜道:“请允许我为大人说一个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多年以前,曾有一青年,自视学富五车,欲收拾行囊,进京赶考。途经黎县,遇四恶霸当街行凶,欺凌妇女。那青年凭借一腔血勇,挺身而出,无奈身单力孤,被痛殴一场,遍体鳞伤。青年气之不过,告上官府,奈何四霸与当地官府私相勾连,构陷青年,押入大牢,欲处以极刑,杀人灭口。”

越涧说到此处,若有所感,顿了一顿,方才继续自己的故事:“幸而青年所救之妇,乃一富商家中女眷。此富商经逢大变,家道中落,逃难至西南黎县,未想虎落平阳,竟被群犬所欺。得知青年际遇,不惜斥重资贿赂官员,才救了青年性命。在狱中之时,青年感慨良多。后进京赶考,一举中第,自请入西南偏远之地为官,将黎县长官与恶霸一举铲除,除一方豪强,得百姓拥戴。”

“我不惧死,但当死得其所。”越涧讲完故事,总结道:“那青年得机遇不死,才能铲除豪强恶霸,还百姓太平。若是当时身便死,又有何益?”

“你是说校场官员的死没有意义?”于文正被越涧激怒了:“那是忠臣之血,其气节必将传于后代,流芳百世。”

“传于后代,流芳百世,然后呢?”越涧提出了他的疑问:“若西南忠臣良将尽皆一死了之,西南将完全被平南王所控,谁能制之?死不足惧,可如今国未破,家未亡,一死以全名节固然壮烈,然苟全性命,忍辱负重未必便比死容易许多。惟有留此身躯,忍一时之辱,背一时骂名,只要心向家国社稷,方能相机行事,再图报国。初心不改,虽一时折辱屈膝,亦大丈夫也。”

于文正听到越涧这番话,突然转身,眼睛盯着这个他无数次痛骂并为他的行为感到不耻的“投降派”,似乎要重新审视这个人。

“难道?”于文正心有所想,口中却不发一言。

他要等越涧自己开口。

“于大人,”越涧三拜于文正,终于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当日校场之时,我不忍百官纷纷慷慨赴死,故此当先作归附之状,以绝众官激昂之心。于大人是我等为官榜样,朝廷清流,自当巧动唇舌,晓以利害,尽力保全。”

“可我们这般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次,于文正没有骂他。

“有意义,”越涧道:“西南百姓苦平南王久矣,众官受胁迫而归附,只是权宜而已。此刻,只需一有声名威望之人振臂一呼,众官必然倒戈,百姓亦当呼应,几日之间便可拉起一支浩荡民军,与朝廷南北呼应,夹击平南王军,可获全胜。”

说罢,越涧向前一步,对于文正道:“于大人,此人非你莫属啊!”

于文正听了越涧的一番描述,却无半点兴奋之色,只叹道:“此事固然可成,但你我二人如今俱在平南王府之中,身不得脱,如之奈何?”

“大人不必多虑,我忍辱多时,隐藏真心。既然今日敢于表露心迹,事情定是早有转机了,”越涧显得胸有成竹,并靠近于文正耳朵,轻轻言语道:“只是还需委屈于大人,假意听劝归附,方能便于行事。”

见于文正点了头,越涧这才放心离开。

越涧一路匆忙,急奔回自己的房间,刚一打开房门,却见屋里多了两个人影。

越涧定睛一看,认清来人,急忙将房门紧紧关上,纳头便拜道:“恩公,幸得你来,于大人有望逃生了。”

“多年以前,你先救我家中女眷,我才救你性命,两相抵消,互不亏欠,谈何恩公之说。”桌前坐着的,居然是扮作归云山庄管家的风万千,客套完毕,他继续说道:“我对朝廷和皇帝都没有好感,之所以趟这趟浑水,不过是受朋友之托罢了。我是商人,虽不谈忠心,却不得不讲义气!”

越涧虽觉此话不妥,却也知对方是江湖闲散之人,没必要以忠君辩之。

但他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平南城乃西南坚城,如今平南王虽北征未归,但此城外有七百守城之兵,内有三百狼卫护持。营救之事,可否万无一失?”

“这世上从未有万无一失的事情,”风万千哈哈大笑,直到他发现越涧脸色突变,才渐渐停住笑声,告诉越涧:“放心好了,虽不会比当初救你容易,却也可保于文正无虞。”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越涧听到风万千的保证,放心了许多,可还是自言自语道:“王城救人,凶险万分,若真是万不得已,我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护于大人周全。”

言毕,风万千纵身一跃,从窗户奔走,隐遁于给他本人和铁笔账房楚逍远休息的客房之中。

喜欢十年恩怨十年剑请大家收藏:十年恩怨十年剑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