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的春雨总是来得突然,方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施公站在府衙后堂的窗前,手中捧着一块锦缎,眉头紧锁。锦缎上绣着繁复的牡丹花纹,乍看不过是寻常绣品,但施公总觉得其中暗藏玄机。
"大人,黄捕头到了。"书童在门外轻声禀报。
"让他进来。"施公头也不抬地说道,手指轻轻摩挲着锦缎边缘的针脚。
黄天霸大步流星地走进来,一身捕快装束被雨水打湿了半边。"大人,您找我?"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目光落在施公手中的锦缎上。
施公将锦缎递给他:"你看看这个,可有什么异样?"
黄天霸接过锦缎,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摇摇头:"不就是一块绣花缎子吗?绣工倒是精细,牡丹花栩栩如生。"
"你再仔细看看针脚走向。"施公指点道。
黄天霸眯起眼睛,凑近观察,忽然"咦"了一声:"这针脚...似乎有些规律?不像是随意绣的。"
施公点点头:"我怀疑这是一种密码。前日有人将此物匿名送至衙门,我怀疑与近日城中流传的'绣娘密码'有关。"
"绣娘密码?"黄天霸一脸茫然。
施公走到书架旁,取出一本册子:"据线报,苏州绣坊中有一群绣娘,利用刺绣技法传递秘密信息。她们将密信绣在锦缎暗纹中,只有懂得特定技法的人才能解读。"
黄天霸挠挠头:"这些绣娘为何要这么做?"
"这正是我们需要查明的。"施公神色凝重,"皇上即将南巡,苏州作为重要一站,若有异动,后果不堪设想。"
雨势渐大,敲打在窗棂上发出密集的声响。施公走到案前,取出一张苏州城的地图:"据我所知,苏州城内最有名的绣坊是'锦心绣坊',那里的绣娘技艺精湛,尤其擅长苏绣。明日我们便去探访。"
次日清晨,雨后初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施公换了一身普通文士装扮,黄天霸则扮作他的随从,二人来到了位于城西的锦心绣坊。
绣坊门前挂着"锦心绣"三个大字的匾额,笔力遒劲,据说是前任苏州知府所题。推开雕花木门,迎面是一间宽敞的厅堂,四周墙上挂满了各式绣品,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不栩栩如生。
"客官可是来订绣品的?"一位中年妇人迎上前来,笑容可掬。
施公拱手道:"久闻锦心绣坊大名,特来见识苏绣绝技。不知可否参观一番?"
妇人略显为难:"这个...绣坊重地,向来不对外开放..."
黄天霸适时地掏出一锭银子:"我家老爷是扬州来的绸缎商,有意大量订购苏绣。"
妇人眼睛一亮,接过银子:"既然如此,二位请随我来。"
穿过厅堂,后面是一个宽敞的院落,四周是一间间绣房,隐约可见里面坐着许多绣娘,正低头专注地绣着手中的活计。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流动的彩虹。
"我们绣坊有绣娘百余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妇人自豪地介绍,"特别是我们的领班沈绣姑,她的双面绣堪称一绝,连宫里都指定要她的绣品。"
正说着,一位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女子从里间走出,身着素雅的淡青色衣裙,发髻简单挽起,只插了一支木簪。她眉眼如画,手指修长白皙,正是一双适合刺绣的巧手。
"沈绣姑,这二位是来看绣品的客人。"妇人介绍道。
沈绣姑微微欠身:"见过二位。"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定。
施公注意到她的目光在自己脸上停留了片刻,似有深意。他不动声色地回礼:"久闻沈姑娘绣艺超群,不知可否一观佳作?"
沈绣姑略一沉吟:"请随我来。"
她领着二人来到一间单独的绣房,里面陈设简单,只有一张绣架和几个放丝线的架子。绣架上绷着一块半完成的绣品,是幅山水图,远山近水,层次分明,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这是..."施公走近绣架,惊讶地发现这幅绣品竟能从正反两面看出不同的图案,正面是山水,反面却是花鸟。
"双面三异绣。"沈绣姑解释道,"正反两面图案不同,且用色也各异。"
黄天霸瞪大了眼睛:"这怎么可能?一根针如何能绣出两面不同的图案?"
沈绣姑微微一笑:"这便是苏绣的绝技了。针从这边穿过去时是一种颜色,穿回来时换另一种颜色,如此反复,便能达到两面不同的效果。"
施公若有所思:"如此说来,绣品中藏着肉眼难以察觉的秘密也是可能的了?"
沈绣姑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大人说笑了,刺绣不过是手工艺,哪能藏什么秘密。"
施公眼中精光一闪:"我并未表明身份,沈姑娘如何知道我是'大人'?"
绣房内一时寂静。沈绣姑深吸一口气,忽然快步走到门前,确认外面无人后,关紧了房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施大人,我等你多时了。"她的声音压得极低,从袖中取出一块与施公昨日收到的极为相似的锦缎,"请看这个。"
施公接过锦缎,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发现其中暗纹隐约构成文字形状,却因绣线颜色与底料相近而难以辨认。
"我需要一个绷架和更强的光线。"施公说道。
沈绣姑迅速取来一个圆形绣绷,将锦缎绷紧。施公让黄天霸举着绣绷站在窗前,自己则取出一面铜镜,调整角度让阳光透过锦缎折射在墙上。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墙上的光影中,清晰地显现出几行文字:
"三月十五,龙舟至苏,酉时三刻,灯影楼西。"
黄天霸倒吸一口冷气:"这是...皇上南巡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如此机密之事,怎会..."
施公面色凝重:"沈姑娘,这密信从何而来?"
沈绣姑神色紧张:"绣坊每月都会为织造局绣制官服和贡品。三日前,我在一批送往京城的锦缎中发现了这个。我怀疑有人利用绣坊传递消息,便在仿制一份后,将原件暗中送到衙门。"
"你懂得破解之法?"施公锐利的目光直视着她。
沈绣姑咬了咬下唇:"我师父曾教过我一种'折射读绣法',用绷架绷紧绣品,以特定角度折射光线,便能显现暗纹中的文字。这种技法源于宋代,本用于绣制隐秘家书,后来失传已久,只有少数绣娘知晓。"
施公点点头:"你师父是?"
"先师姓林,曾是宫中绣院掌事,因得罪权贵被贬出宫,在苏州隐姓埋名,开了这家绣坊。"沈绣姑眼中闪过一丝哀伤,"去年她突然暴毙,死前告诉我绣坊已被人利用,要我设法将消息传递给可信的官员。"
黄天霸忍不住问:"是谁在利用绣坊?"
沈绣姑摇头:"师父未来得及说明便...但我发现每次有特殊绣品要送,织造局的曹总管都会亲自来监工。"
施公若有所思:"曹无庸...此人背景复杂,与朝中多位大臣有联系。"他转向沈绣姑,"沈姑娘,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要你继续留在绣坊,暗中留意可疑之处。但务必小心,不可暴露。"
沈绣姑坚定地点头:"民女明白。"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沈绣姑脸色一变:"是曹总管来了!他每月今日都会来检查贡品进度。"
施公迅速将锦缎收起:"黄捕头,我们该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