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支持阎家事业的,除了不差钱的许家之外,就要数刘家了。
自从上次因为处理贾张氏的事情表现的不错,易中海可是被街道办狠狠的表扬了一番,当着街坊邻居的面出了次风头。
于是,这段时间以来,每当街道办有什么事情或者文件下发通知,来到大院里基本都是找易中海。
在大院里也是这样,邻里之间偶尔有了什么小摩擦小矛盾,找人评理这种事情也基本都是由易中海出面。
其余的两位大爷的存在感,也就慢慢的越来越弱。
阎埠贵对于这些本来也不怎么在意,每天除了去学校上课摸鱼,就是提前下班,回来拿柴上门传递温暖。
这家给颗菜,那家给点棒子面,阎家在这种一点一滴的积累下,生活水平改善了不少。
最起码每个人能分到的咸菜,比之前多了两根,粥也稠了一些。
在阎埠贵的精心算计之下,这点东西甚至还能够剩下一些。
如果能一直这么下去,每个月能省下的生活费也够过年的时候,多扯上两块儿布做两双鞋了。
阎埠贵对于大院里的形势变化没什么兴趣,反而还公开表示过支持易中海。
为了拉近关系取代贾家,一丁点儿能跟易中海交好的机会都不愿意放过。
可刘海中却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呀,原本他作为二大爷,在大院儿的威望名声就比不过易中海。
去年借着易中海被郝仁收拾,又在厂里受到了通报批评的机会,好不容易把自己这个二大爷的名头给提上去了一些。
现在又被易中海给爬了起来,还隐约比之前更加受欢迎了。
原本前、中、后这三院由三人分管,可现在的易中海,就连中院里的事儿都要插上几脚。
为了在大院里稳固自己的地位,压制住易中海过于强势的地位,刘海中便把目光锁定在了阎埠贵身上。
刘海中对于阎埠贵也是十分了解,当阎埠贵拎着一筐柴火送上刘家的时候,直接拉着在家里喝了顿酒。
为了更好的拉拢阎埠贵,也为了彰显其作为二大爷的团结友爱、大方阔绰,回送的东西都要比柴火的价值高上几成。
阎埠贵的精明行为,也被大院里的住户们看在眼里。
每天都能看到三大妈或者是阎埠贵,俩人往家里拿东西。
很多人也都眼红不已,纷纷模仿了起来,一时间,95号大院儿方圆几个街道的大路小巷里,找不到一根树枝。
各家各户的门前也都堆的到处都是,可是院子里的主要客户都被阎埠贵给垄断了,其他住户就算送出去了一些,也换不回来什么东西。
有些气不过的人也找上过阎家,可阎埠贵作为一个能每天坚守大门薅羊毛的人,脸皮那是何其之厚。
对于指责声根本搞不在意,甚至凭借着一张嘴,还能够骂回去。
动手又不敢,怕被讹。
骂又骂不说,拿阎埠贵一点办法都没有,也只能看着阎埠贵赚这份便宜。
下午的时候,外面突然起了大风,大院里的住户们,也都开始着急忙慌的收拾晾晒的衣物和被褥。
门口堆的有柴垛的人家,也都找来砖头之类的重物压着,防止被风吹跑。
大风一直到天色暗下来也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呼啸着肆虐了半宿。
清晨,贾张氏从炕上醒来,觉得肚子有些疼的厉害。
穿上衣服爬起来,随手扯了两张草纸就往外面跑。
等回来的时候,天色才刚刚蒙蒙亮,地上到处都是尘土落叶,有些人家里也已经有了锅碗瓢盆的叮当声。
“咔嚓~”
贾张氏揉着眼睛走到门口,刚要推门回去,脚下踩到了一节枯枝。
低头看去,发现自家门口的周边,散落的到处都是干柴。
披着衣服的手突然一紧,贾张氏赶忙低着脑袋,四下瞅了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