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玄幻魔法>修仙之天罡三十六变> 第240章 二十年后(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二十年后(二)(1 / 2)

在凡人修行的体系中,独孤书院所推崇的"纳气诀"修行体系,宛如一颗特立独行的星辰,绽放着与传统修仙之道截然不同的光芒。

这套专为凡俗生灵量身定制的体系,打破了传统以灵根为基的桎梏,在天地法则间辟出一条另类的证道之路。

前两重境界——后天与先天,是凡人叩开修行之门的基石,却也暗藏着与传统炼气境的微妙差异。

所谓"后天境",需从淬炼肉身开始:

学子们需在晨霜夜露中打熬筋骨,以五谷杂粮为引,以天地浊气为砺,将凡躯锻造成能承载灵气的容器。

这与传统炼气境中"引天地灵气入体"的轻盈不同,更像是一场与肉身极限的搏斗,每一道伤疤都是灵气淬炼的印记。

待肉身达到"铜皮铁骨、寒暑不侵"之境,方能踏入"先天境"——此时需摒弃凡俗饮食,转而吸纳天地间的"混元气",一种介于灵气与浊气之间的质朴能量。

这种气虽不如灵气精纯,却与凡人肉身天然契合,修行者需在呼吸吐纳间感悟"天人合一"之理,于混沌中寻得一丝清明。

相较传统炼气境中对灵气属性的细分与掌控,"先天境"更注重夯实根基,故而进度看似迟缓,却为后续悟道埋下了深厚伏笔。

真正让这套体系大放异彩的,是其颠覆性的悟道跃迁机制。

当凡人修行者在"先天境"中沉淀良久,一朝得悟——或是观落叶而知秋意,或是见沧海而明大道——便可与天地间某一种"道之气息"产生共鸣。

这气息可能是山岳般的沉雄"刚气",可能是流水般的圆融"柔气",亦或是如铃铛所修的"浩然正气"。

一旦成功与某种气息建立链接,修行者的灵魂便会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

原本朦胧的魂识如破茧之蝶,化作晶莹剔透的"神魂",宛如传统修仙中"结婴"之境的元神雏形。

与此同时,体内蛰伏的混元气会在神魂的引导下发生质变,化作特质鲜明的"道气"——如烈焰般炽烈,如深渊般静谧,每一缕都蕴含着法则的雏形。

这种蜕变带来的实力跃升堪称震撼:

前一刻还在与野兽搏斗的凡人樵夫,悟道后可徒手劈开巨石;昨日还在田间耕作的农家女,神魂初成时已能踏风而行。

他们的境界虽未冠以"结婴"之名,却能展现出不逊色于传统结婴修士的威能——可御使道气凝成兵刃,可凭神魂感知百里外敌,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地灵气的流动。

正如孟丘在《凡人修仙札记》中所写:"传统修士以灵根为舟,渡向仙海;凡人以悟道为桨,亦可击水三千。神魂既成,便是凡人叩开仙门的金砖玉钥。"

这套体系的玄妙之处,在于它绕过了灵根资质的天堑,将修行的核心置于"心性觉悟"之上。

就像荒山中的璞玉,虽未经灵泉浸润,却能在岁月的磨砺中自有光辉——当传统修士还在为灵气属性的契合度殚精竭虑时,凡人修行者早已在悟道的刹那,握住了属于自己的道之锋芒。

这种别开生面的修行逻辑,让独孤书院的凡人弟子们坚信:

仙路从来不是少数人的坦途,只要心有明灯,凡人亦可在泥沼中绽放出超越常理的光华。

在独孤书院的修行版图中,“适道境”如同一座云雾缭绕的高峰,矗立在凡人修仙的漫漫长路之上。

如今,能登临这座高峰的师生仍属凤毛麟角,孟丘、铃铛、王学、阿苑等寥寥数人,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照亮着后来者的修行之路。

孟丘作为院主,以适道中期的修为稳居峰顶,他周身萦绕的浩然正气已化作实质般的金色光晕,举手投足间便有雷霆之威、江海之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