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都市言情>千丝诏> 第71章 沉冤绣江水钱财动人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1章 沉冤绣江水钱财动人心(1 / 2)

江风掠过新漆的闸楼,携来几缕咸腥的锈味。

沈知意俯身查看石缝里渗出的结晶,簪尾忽然被什么扯住。

半截淬银线缠在闸门铰链上,线头泛着诡异的灰白。

"这线比前日瞧着脆生。"

阿菱踮脚去够,腕间银锁擦过铜铰链,溅起的火星子在淬银线上烫出细密纹路。

女童凑近一瞧,纹路竟与赵四指补的渔网眼一模一样。

茶寮檐下的阴翳里,李寡妇正往腌菜坛塞新摘的紫苏叶。

坛口突然迸开道裂痕,析出的盐粒顺着石阶滚动,在青砖缝里拼出半幅织机图样。

柳三娘的白发被风吹散,发丝粘在盐粒上,霎时显出新闸底部的排水纹路。

"这腌菜的粗盐..."

沈知意指尖捻起一粒。

"倒像是从官仓流出来的陈年货。"

市集东头忽然喧哗起来。

卖炊饼的王婆揪着个货郎的担子叫嚷:"丧良心的!往面里掺沙砾!"

竹匾倾翻间,白茫茫的粉末随风扬起。阿菱眼疾手快接住一捧,砂砾在掌心竟慢慢渗出锈色。

"不是沙子。"

陆云袖的刀鞘挑起几粒。

"是混着铁屑的盐渣。"

货郎的扁担应声断裂,成串的铜砝码滚落石阶。

赵四指弯腰去捡,老茧刮过砝码边缘的绿锈:"这纹路...是当年修闸工匠的记名符!"

哑女突然从巷尾冲出,将半筐霉米倾在铜砝码上。

米粒遇锈即燃,腾起的青烟在空中凝结成河工名册。

阿菱追着飘散的烟迹跑,见每个消散的名字都坠向江心,激起圈圈带着锈斑的涟漪。

暮色初临时,漕船卸货的号子声格外急促。

沈知意立在货堆阴影里,看船工腰间皮囊漏出的粉末在甲板积成霜纹。

陆云袖的刀尖忽然刺破麻袋,淌出的并非盐粒,而是裹着油纸的淬银线团。

"这线缠法..."柳三娘指尖发颤。

"是春妮独创的九回结。"

阿菱就着残阳拆解线团,淬银线在暮色里渐次发黑,竟显出闸门设计图。

女童忽然指着某处喊道:"这里多出个气孔!和赵阿爷补的渔网眼一个样!"

江心忽然传来闷响。

赵四指扔下补了一半的渔网奔向码头,见新到的漕船吃水异常。

船老大正呵斥伙计:"蠢材!压舱石摆反了方位!"

沈知意俯看水中倒影,那些棱角分明的石块在波纹扭曲下,竟与铜砝码上的纹路拼合成完整徽记。

阿菱将淬银线浸入江水中,线头忽地指向某块泛着白霜的石头。

石缝里卡着半枚顶针,内圈刻着歪扭的"冤"字。

五更天飘起细雨,绣坊地窖的霉味越发浓重。

陆云袖劈开虫蛀的木箱,陈年蚕茧中簌簌落下盐晶。

柳三娘拾起一粒对着烛火细看,盐晶核心竟裹着淬银线头:"当年绣完百子帐,剩下的银线都说是烧了..."

哑女突然哭泣了。

她蘸血在地砖上勾画,血痕遇盐即凝,渐渐显出工部库房的格局图。

阿菱举着烛台照向梁柱,蛀洞中垂落的蛛丝正与血图某处重合。

"这蛛丝不是寻常物。"

沈知意以银簪挑起一缕。

"掺了淬银线的芯子。"

晨雾漫过江滩时,李寡妇的腌菜坛彻底碎裂。

盐块中埋着的湘妃竹片露出真容,竹节裂痕竟与闸门纹路暗合。

赵四指将竹片贴近耳畔,浑浊的眼里泛起水光:"春妮说过...竹管里藏着告密信..."

阿菱用银锁撬开竹节,霉变的纸团上字迹模糊,唯有利器刻画的"杨"字清晰可辨。女

童忽然奔向盐垛,从蓬草间翻出块裹着油布的闸石,石面刮痕与竹片裂痕严丝合缝。

漕船鸣笛起锚的刹那,沈知意瞥见船尾浪花里翻涌着银光。

陆云袖的刀鞘劈开水面,成串的淬银线团随波浮沉,每团线都系着块刻字的碎骨。

"这些骨头..."

柳三娘的白发在江风中凌乱。

"是当年失踪的绣娘..."

哑女突然发出呜咽,从怀中掏出半幅褪色帐幔。

血渍斑驳的婴孩襁褓纹在江风中舒展,每个针脚里都蜷缩着个工匠的名字。

阿菱将帐幔浸入江水,遇水的丝线突然绷直,指向正在转弯的漕船。

船身倾斜的瞬间,新漆的牡丹纹裂开豁口。

赵四指将铜砝码掷向裂痕,锈迹剥落处露出密密麻麻的刻字。

正是当年参与修闸的工匠名录。老盐工佝偻的背脊突然挺直:"春妮在闸底...留了全本账!"

细雨转为滂沱时,重修的新闸传来异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