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都市言情>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 第103章 古法防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古法防御(2 / 2)

吴晓梅虚弱地笑了:"阿公的...老法子...有时候比法律...管用..."

龙安心注意到她的嘴唇干裂,端起桌上的水碗,小心地喂她喝了几口。"你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吴晓梅试图坐起来,却一阵头晕,又倒回枕头上,"就是...有点冷..."

龙安心摸了摸她的额头,依然滚烫。他拧干盆里的冷水毛巾,轻轻为她擦脸。吴晓梅的皮肤在发烧中显得异常敏感,每次毛巾碰到都会微微颤抖。

"你昨天...见到她了?"吴晓梅突然问。

龙安心的手停顿了一下:"嗯。"

"她...漂亮吗?"

龙安心继续擦着她滚烫的脸颊:"没你漂亮。"

吴晓梅轻轻哼了一声:"骗人..."

"真的,"龙安心放下毛巾,"她像...像商场橱窗里的塑料模特。你..."他看着吴晓梅被高烧蒸红的脸,突然词穷了,"你像老茶坪上的紫米,风吹雨打都不倒。"

吴晓梅的眼睛亮了起来,她微微侧头,用苗语说了句什么。语速太快,龙安心只听懂了"阿耶"和"心"两个字。

"什么意思?"他问。

吴晓梅却闭上眼睛,假装睡着了,只是嘴角还挂着那抹若有若无的微笑。

龙安心正想追问,外面突然传来嘈杂的人声。他走到窗前,看见村委会门口停着两辆公务车,几个穿制服的人正在和村长交谈。

"出什么事了?"吴晓梅警觉地问。

"不知道,我去看看。"龙安心给她掖好被子,"你好好休息。"

村委会门前聚集了不少村民。龙安心挤进人群,看见村长正和两个陌生官员说话,其中一个手里拿着公文包,另一个扛着摄像机。

"龙经理来了!"有人喊道。

所有人都转过头来。村长如释重负地拉住龙安心的手:"龙同志,这是州民委的杨主任和县文旅局的同志,专门来看你们合作社的!"

杨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女性,穿着朴素的西装,头发扎成干练的马尾。"龙安心同志,"她热情地伸出手,"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你直播的内容,很受触动啊!"

龙安心一头雾水地和她握手:"谢谢...但我不明白..."

"是这样,"杨主任解释道,"省里正在开展'民族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调研,你们合作社的模式很有代表性!特别是那些图腾旗和梯田的结合,太有创意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龙安心这才明白过来——他的直播意外引起了官方注意。"您过奖了,我们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土地和文化。"

"这正是我们要支持的!"杨主任转向摄像机,"少数民族群众自发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同时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这是多好的典型啊!"

文旅局的官员插话道:"龙经理,我们计划把你们这片梯田申报为'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您看怎么样?"

龙安心心跳加速。这正是他们需要的——一旦梯田被认定为文化保护区,林氏集团的开发计划就会泡汤。"当然好,但是..."他犹豫了一下,"县农业局已经批准了提质改造项目..."

杨主任皱起眉头:"有这事?"她转向随行人员,"立刻联系县里,这种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梯田,怎么能随便改造?"

事情发展得太快,龙安心几乎跟不上节奏。半小时后,县农业局的副局长亲自打来电话,表示将"重新评估"凯寨梯田的项目。而那位杨主任更是当场拍板,拨付二十万元用于"苗族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

村民们欢呼起来,有人甚至唱起了古老的苗歌。龙安心却悄悄退出人群,回到吴晓梅家。他需要把这一切告诉她。

吴晓梅的烧退了些,正靠在床头喝药。听到龙安心带来的消息,她眼睛一亮:"真的?州民委要保护梯田?"

"不仅如此,"龙安心兴奋地说,"他们还说要帮我们申请非遗项目,可能有专项资金!"

吴晓梅突然挣扎着要下床:"我得去...绣完那些订单..."

"别动!"龙安心按住她,"你现在需要休息。合作社的事有我呢。"

吴晓梅固执地摇头:"不行...州里来人...妇女们...得穿盛装...我得..."

龙安心无奈,只好帮她拿来外套和绣花鞋:"至少让我扶着你。"

傍晚的雨停了,夕阳给梯田镀上一层金色。州民委的考察组在村里转了一圈,对苗族文化赞不绝口。妇女们穿上了节日盛装,展示着各种刺绣技艺;阿公带着几个老人唱起了古歌;连孩子们都表演了传统的竹竿舞。

龙安心扶着吴晓梅慢慢走在人群中。她虽然虚弱,但坚持要亲自向杨主任介绍合作社的刺绣工艺。看着她认真讲解星辰纹的样子,龙安心胸口涌起一股暖流。

"龙经理,"杨主任突然问他,"听说你还发现了瑶族文化遗址?"

龙安心心头一紧。这是林妍设下的陷阱——如果承认是瑶族遗址,这块地就可能收归国有;如果否认,又会被指责隐瞒文化发现。

"我们发现了一些陶片,"他谨慎地回答,"正在请专家鉴定。不过..."他看向吴晓梅,得到鼓励的眼神后继续说,"根据务婆——我们已故的歌师——的说法,凯寨历史上确实有苗瑶交融的文化现象。"

杨主任很感兴趣:"这很有研究价值啊!苗瑶文化交融的活态见证!"

龙安心松了口气。看来"文化交融"比单纯的"瑶族遗址"更符合官方的胃口。

考察一直持续到天黑。送走州里的领导后,龙安心精疲力竭地回到吴晓梅家。她的烧又有些反复,正裹着被子在火塘边发抖。

"吃药了吗?"龙安心摸了摸她的额头。

吴晓梅点点头,突然抓住他的手:"今天...你说我像紫米..."

龙安心耳根发热:"我就是...随口一说。"

吴晓梅的手滚烫却有力:"紫米...是阿耶玳的根..."她用苗语说了几个词,又切换回汉语,"你也是。"

龙安心不确定她是不是因为发烧而胡言乱语,但这句话莫名让他鼻子发酸。他轻轻回握她的手:"我们一起把根扎得更深些。"

夜深了,龙安心回到自己的木屋,发现门口放着个布包。打开一看,是阿公的竹筒,里面装着更多的"打口舌"材料,还有张纸条,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汉人还会来。多撒些。"

龙安心把竹筒放在床头,躺在床上回想这魔幻的一天——王大勇的惊恐逃窜,州民委的突然到访,吴晓梅发烧中的呢喃...最让他困惑的还是"打口舌"的效果。是巧合?还是真有某种科学无法解释的力量?

手机震动起来,是赵志强的消息:"老龙,你火了!直播视频点击破百万!林氏集团发声明否认参与土地项目,王大勇被停职调查了!"

龙安心回了个谢谢,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林妍和她的丈夫不会这么容易放弃。他想起刘经理的话:"在法律面前一文不值"——如果没有官方介入,那些图腾旗和"打口舌"真的能保护梯田吗?

窗外,月亮从云层中露出脸来,照亮了老茶坪上的288面图腾旗。它们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群无声的守护者。

龙安心突然想起吴晓梅发烧时说的那句苗语。他打开手机录音,反复听了几遍,然后发给合作社里汉语最好的姑娘,请她翻译。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她说:'阿耶的根已经扎进我心里,拔不出来了。'"

龙安心把手机贴在胸口,感觉有什么东西在那里生根发芽。

---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