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科幻灵异>我在火葬场上夜班> 第125章 续二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章 续二十(1 / 2)

由于我把前面《修学宝典四》修学完毕后,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洞然明白,如同大梦初醒一般,心很快就能平静下来,心念也不会被那些恶梦恶事所干扰了,老法师看我修行一段时间后,气色明显好转,于是让我继续修学用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接下来老法师又把剩下的几套修学宝典传给了我,让我继续参学与修炼。

修学宝典五:略论明心见性!

一提起明心见性,很多人就觉得离自己遥不可及,深奥难懂,其实我们只是在迷中,若能反观自心,离心无相,离相无住,则一念之间即可顿觉本性。

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的本性面目,了知本性的实相,然后用好我们本然清净的心性,活出本真自性的境界与状态。

迷中之人,常常在思虑用什么来定义我们的这个自我呢?

答:我们这个自我的本质它是空性的,它虽然是空性,但它又有不空的一面性质,就是它在因缘具足的条件下,可以缘起一切心,包括善良的心,邪恶的心,善良的心,感恩心,祝福心啊,利他心。

邪恶的心就包含一些嫉妒、傲慢、贪嗔痴慢疑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这一颗心虽然无形无相,但具足无量的妙用,只要因缘具足,他可以显出一切心的相出来。

显出的这种心的相,它就像月亮倒映在水中一样,它只是影像,它没有实有的一个实有性,所以又叫心中缘起的缘影。

我们虽然现在显现为三维世界的一个色身,但其实我们心的本质是无限的,我们的心是可以遍布整个十法界。

当我们起心动念的时候,你起什么样的心,你动什么样的念,那么你就是在再造相应一个法界的业相。

当你起一念贪心的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在造恶鬼道的业了,当你起一念怨恨心的时候,就已经在造地狱的因了。

当你起一念利他心的时候,就已经在造天堂的因了,当你起一念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而又不舍菩提心的时候,那你的心就跟佛菩萨的心相应了。

由此,我们这一颗心因缘具足的时候可以示现一切相,它并不是固定的,所以你没有办法定义你的心到底是一个固定的什么形态形象,所有一切万物万象的存在,只是你当下所呈现的一种状态而已。

然此,我们想要呈现什么样的生命状态,就看看自己的心就可以了,你的心处于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你就在搭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要明白心的无量妙用,它是体现在一切众生心中,体现在一切众生相的思想与行为中,皆一一体现出来了。

我们今生得人身,得了这样的命运果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所造,一切统归在一个心上,一切都是自心造就出来的,并没有外在的一个神一个上帝在控制我们,自己的自心就是造化者。

人们常常感叹说造化弄人,实不知,一切皆是自心一直在造化,如果我们能够反观自心源头,返回到根本上来审察自己当下的用心与状态,就能够认识我们目前是什么样的心,它具有什么样的心念,动机,意图,它是怎么的一种运作模式?为什么当下会卡在一件事上烦恼不堪?

当下深入观照此心,就能照清此心,觉悟此心,能够从当下的困局与局限中跳脱出来,回归于无限的本性上。

返观自心,才可以照清自心的真容,就像照镜子一样,自己目前是长什么样的一张相?对着镜子一照便清清楚楚了。

由此,迷中之人不识此心之故,皆因迷在这一表身表象上,被表面的东西障盖住了根本之性,习惯着在一个相上不放,局限在一个相上不放,所以就迷失掉了这一个能显一切相的心。

一叶障目,不见全体无限的这一心,抓着一个色身相为自我,这就成了迷中人了,如同认影为我,迷于化相影相中,则起了种种颠倒想,活在了错误的认知思维模式中,自困自障,无法醒觉。

唯有顿觉本心,明自本性,就不会卡在任何一件事一件物,一个人一个相上,因为一念就是一天堂,一念就是一地狱,一念就是一宇宙,一念就是一众生,这一念就蕴藏了无量无限,而这一念,则是源自我们一心体,是从心里起的念。

由此,明白了我们的心是如此的神奇,是如此的不思议,如此的无限,一切之根源皆乃一心,所以回到这一心根本上,回归空空本心根本上来,此“一念心”本无限无相之体,但空空本体之性中,又能随缘示现出一切无量的相,无量的众生万物相皆源于这一念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念心遍布在整个宇宙虚空万物万象之中,含藏其中,本来我们的心是无限的,但是由于住执在了一个身相上,住执在了一件事上,住执在了一件物上,所以被局限在其中一点上,立了一个自我,然后这个自我与万法万相分别与割裂,着着于虚妄的假名假相,假立的一个我的概念框框之中,与无量的幻化大众相,永远自我相敌对与割裂,纯属一场戏论戏法耍自己耍同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明此本心,就是了悟真相,回归本真,不再活在一切误会颠倒中,不再活在自我妄想局限中,不再活在灰暗阴霾与折磨之中,不再活在执着执欲的迷幻魔窟中,自此醒觉,一片晴天永逍遥。

了知此心幻现一切无量相,皆是一心随缘所现,自随缘而用就行,显现出来了,就是清清明明的用,如水中之月,不可执之,不可持之,执持者就成了梦中迷人,困在了一个幻现的相上,困在一个自我的虚框上,以幻生幻,妄立一切妄识妄念的框框,执着执欲的框框,处处封固自己,无法走出自己虚妄假设的一个囚笼。

本无真实实有一囚笼,本来皆是一心幻现的,一切相是空的,没有实有之性,但是你妄执妄取啊,坚固的认为有相可得,有实可取,那就在自己的妄执之下打造了一个坚固的囚笼,在这个囚笼里永远追影求永恒,追影求满足,追影求快乐,在这个过程中,就叫作醉生梦死,昏迷不觉。

由此,世间之人皆迷失本性,若不醒觉,则险象环生,无尽的忧患与苦厄在等着自己,若能重之人身难得今已得,善法难闻今已闻,今生不向自身度,更向何时度此身?

六祖慧能大师说:离相离念,就是明心的一个彻悟法门,离相就是对外看破一切相的虚妄性,如幻如影一般,不可执持,不可住执。

离念则是对内照破一切念皆由心生,皆装藏于心,念念无滞于任何一境一相上,则念空无碍,心空无碍,若念念粘着在一件事,一个人上,则心生颠倒梦想,处处在事上缠绕,处处在物上囚困,永远无法获得了脱与自在。

由此,慧能大师告诉我们,心在用的时候啊,是通过六根去接触一切的万法万物,通过六根的“见闻觉知”去接触万境,但是六根不染着万境,就是真心如如的自妙用。

不染着,就是不执着,不执持,不住执,因为知道万缘万境万相皆是幻现,没有一个独立恒存的实有性,随缘显出什么相,就知道是心之缘影,心之影子,心之无量显用,显化出来了一切相,不执取,不舍不弃,随缘用就行了,因缘使用周期到了,终也取不着,如如无挂无碍的应对,则无有恐怖,无有颠倒,无有烦恼,无有苦厄,究竟自在清安。

修学宝典六: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夙债。

永嘉大师让我们证实相,了悟本心后,你就知道所谓的业障其实是空幻相,无实有,无自体,如天上的云彩一样,是空相,是幻的。

让你把业障拿出来看一下,你拿不出来吧,把你累劫累世的业障拿出来看一下,你也拿不出来,为什么拿不出来?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个实有实体的业障,它是如幻的,空的,假的,是妄想妄生出来的。

譬如你恨一个人,一直恨它,心里难受得不得了,今天恨完了,明天接着恨,一辈子过去了都在恨,这个恨就是业障啊,挥之不去啊,反复受折磨啊,但是你让他把这个恨拿出来看一看,又拿不出来,那这个恨是从哪里生来的呢?

就像迷梦人一样,把梦中化现的一切人物角色与景物景象当成真了啊,当成了实有的一个自体,所以取相为我,取幻为实,困在幻境幻相里造业造作啊,迷失了本性本来面目,把幻身幻境幻相都当成实有的一个自体,把缘生缘灭的森罗万象当成了实有的,所以住幻而生出一个妄想之我。

执着这个色身为我,执着这个感受为我,执着这个想法为我,执着这攀行执取为我,执着这个意识为我,被这五个所谓的五蕴身心相所迷障住了,取幻为我,而忘了本性本来面目的自己。

就像把影子当成了我,不能远离幻化,认幻为实有,想占据为永得,着相而不舍,就妄生出了无尽的妄想、烦恼、执念、痛苦,如影随形一般,挥之不去,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缘生缘灭啊,不能恒存不变啊,没有恒存实有的一个自体啊。

就譬如你今世有千万亿的财富,但是你能保持永恒不亏不损吗?你能保持永恒享受吗?显然是不行啊,因为你色身会坏掉,你不可能一直常住常用,更何况你这些身外之物的财富,你怎么可能控制,怎么能主宰得住永恒不亏?怎么能主宰得永恒富贵呢?

那不能主宰,无法恒存,没有自体,就是如幻的啊,贫穷也好,富贵也好,这都是如幻的,都是空的,把控不了的,随时变幻无常的,就像一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江山轮流坐,都是幻中戏中的角色,怎么能主宰呢?你着了这个幻中的角色相,你贫穷时也有烦恼,富贵时也有烦恼,为什么?无常啊,不能恒存啊,如梦如幻的啊。

你不知道是幻有,如镜花水月一般,不知道是幻化的,所以苦苦所求,贪取无度,那你就在幻中被困住了啊,一直取幻不舍,如同水中捞月一般,所求不到,所求终会落空,求取不到,所以心就痛苦,烦恼,恐惧,嗔恨,等等这些心里障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因此,这个苦、烦恼、怨恨、抱怨、恩怨、恐惧、焦虑、不安,等等这些情绪与状态就出来了,这些障碍就出来了,着梦为真,贪取无度,就是苦之根源所在。

那回过来头来看看,其实根本问题是障在哪里了?都是自己迷了,没有看清一切事物事相的本质真相,曲解与误会了一切事物真相,妄把幻化的东西当实有的自体,妄把幻化身当成真身如来了,认错了,才会妄生一大堆的妄念与执欲,苦苦在幻中所求,脱离不了生死烦恼苦海的囚笼。

执幻为实的观念太坚固了,着梦为真的观念太坚固了,那这个业障也就坚固了,迷的时候,就是生生世世颠倒梦想其中,如果不觉悟,一直误会曲解下去,那真的就是业障永劫难消了。

反之,如果能当下顿觉本心,了知一切相一切法皆幻,那这个业障就消光了,没有业障了,没有什么能够障住你啊,都是幻化的,假的,空的,如云彩一样随缘空去来的东西,终究抓不住啊,那你还苦苦烦恼什么?那你还苦苦非要强求什么?

这个执欲就破了,妄想烦恼就消融了,业障就消融自空了,如乌云一样,化散无踪了,生死都是假的,都是幻身幻相,还有什么事障着你、挂着你?都空了,一切法空,相空,人空,业障空,都空尽了,根本抓不住,没有它的住所。

不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刹那生灭不断,皆是如幻的,就像本心放电影一样,一个片断连着一个片断相续不断,就呈现出了一部电视剧。就像我们的念头,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相续不断,就呈现出来一件件事物事相。

当下已经发生了什么事,就是如幻如戏,就成了幻相电影,拉不回来了,无法主宰,无法退回去了,无法改变了,你还在追忆过去发生的这些事的得失成败的话,那不就是在幻象里逐影不舍呢,记挂着影相残留在记忆里吗?想一次后悔一次,想一次内疚一次,反复折磨自己,都过去了没有了,还在想,还在抓取不放,还不放过,那这就是着相取幻的观念太深太坚固了,这个业障也就难消啊。

不觉悟本心的话,就是颠倒黑白,就是执幻为实的,累劫迷幻其中,你这个业障就消不完了,今天消了,明天又造了,你累劫都没完没了,累劫累世都走在偿还业障的路上,着实悲怜。

但是今天闻听永嘉大师所讲的圆顿法,顿觉本心后,了知业障本来就是空的,就是幻的,没有实有的自体,凡所有相都是空幻相,都是心中所幻现的尘影,了不可得,无可把捉得住,看空它了,那心中的贪嗔痴慢疑的这种执欲就无处遁形了,如云即散却无踪了。

什么苦啊,生死啊,烦恼啊,焦虑啊,这些东西都没有,都是假相假名假现一现一时的,空花水月一场,当下顿觉,无所着执,空空净净的心如光照亮,那当下业障就消除了,就没有了,一了百了。

修学宝典七: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永嘉大师说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说有无量无数个世界,比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不可计量,那组成这么多无量个的世界,其实就如同大海全体里的水沤。

水沤指的就是水泡,无量个的水泡泡都是从大海里冒出来的,水泡泡相是缘起而聚,缘尽则散,没有恒定恒存的一个单独自体,所有缘现出来的一切水泡虚妄相,其本质本性是水,是大海。

同理,整个宇宙万物、无量个星球、星系、世界、人类、生灵万物相,都是由同体同性的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所幻现出来的,所缘聚而成的,所产现出来的,所衍生出来的,不管怎么形容万物众生相的起源,它都脱离不了这一本源自性。

本源自性不可言说,它本自圆明圆觉,本自圆满无限,随缘可幻现一切森罗万物相,幻现出一切无量个体相状。

譬如人相,猫相,狗相,草相,等等这些种种个个体相都是虚妄的空体空相,它都只是本性的幻化妙用,幻化的种种分身之用,不管有多少个空身分身,它都要连接我们的这个本觉本明的灵觉之性。

没有这个灵觉之性的话,说白了,你就没有觉知的本能,没有明了映照万物万相的本能,那没有这个本能,就无法认识,无法接收,无法感应到一切现象界的存在,那你都没有这个本能,你怎么证明自己有本性的存在呢?你怎么感知到一切森罗万象的存在呢?

所以最大的核心本质,就是本身可以本自圆觉,本自圆明的灵觉之性,它是遍摄遍入在一切万法万象之中,是紧密相练的,个体相与个体相状之间,都有同脉通连的一座桥梁,用的时候是畅通无碍的,是紧密相连一体的,那如何证明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