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
顾晓姿嗤之以鼻,那不是他想要的吗?一个儿子,是谁的又有什么关系。这是孙卫国当时跟她说过的话,从那时起,她心里那盏微弱的灯就彻底消失,连最后那点对孙睿的同情心也被磨得消失殆尽。
他活该!他们一家都活该!
“你问那么多干嘛。”她对万玲说:“是热闹跑不了,你等着吧,他家热闹还在后面呢。”
顾晓姿不会把心思放在无用的人身上,正月十五一过,店铺陆陆续续开始上班后,她就忙着装修门头房,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
李萍说得没错,高照真的是个万能手,他在跑材料,搞装修,还有设计屋内格式上都帮了顾晓姿大忙,也替她省了不少钱。
门头挂上的那天,顾晓姿看着自己打拼来的事业,热泪夺眶而出。
“咋啦?咋啦?风大太还是看我干活感动的?”
高照拿着图纸在一边笑话顾晓姿。
好不容易积攒出来的感动,在这一刻被高照破坏,她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干你活得了。”
“呦呦呦,这算不算落井下石,我这帮你干活你不给开工钱就算了,还嫌东嫌西,要不然你快自己干吧,我还少操点心。”
明知道高照在这耍混,可顾晓姿就是奈何不了他,没办法,她现在得用着高照,情绪一转换,她堆起笑脸,含羞待放的眼神直勾勾盯着他,硬生生把高照恶心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高哥…”
“得得,打住,我受不了,你给我正常点。”
两人还在玩笑,上方干活的工人朝下面喊:“你们看看牌子歪不歪?”
高照用手在空中比画了一下,回到:“行,挂吧。”
牌子一挂,居家护理服务正式上线。
它是第一家专门上户做居家护理服务的养老院。
并且也会是唯一一家集合了养老,服务,保险统筹,医疗为一体的正规居家机构。
这是顾晓姿梦寐以求的事业。
如顾晓姿所料,开业那天,异常轰动。
不少人都驻足好奇,顾晓姿干脆搬了桌子和凳子,在门口搞起了现场操作。
“居家护理?是什么意思?”
“你们这是和养老院一体的吗?还是说替养老院做宣传?”
“我看你这有大食堂,免费吃还是收费?”
顾晓姿请他们坐下,拿出提前打印好的宣传册,一一为他们解答。
“居家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政策,这个政策好在哪?就是说家里有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又长期吃药,平常无法全职照料,又或者想找个人偶尔帮忙看顾一下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签约,由专门护理员上门帮你们解决问题。”
“怎么个签约法?上一次门多少钱?”
“首先我们需要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做评估,看老人身体情况符合几级护理,再根据评估情况安排,上户时间有长有短,这个要由医保那边来决定,最长一个周10个小时,短的话五六个小时也有,所需不同,时间也会有一定变化。”
其中一位坐着的老人来了精神,插嘴问了句:“我看你这挂着千岁树养老院的招牌,是和养老院一体的吗?不会是打着这么个居家牌子,实际上是为养老院做宣传吧。”
顾晓姿摇头,不慌不忙应对:“大爷,有一点你说对了,千岁树养老院确实和我们居家护理是一体,不过,养老院是提供院内养老,什么都不用你们操心,我们这居家护理,主要还是为不想去养老院,家里儿女又不方便照顾的老人所提供,这个政策在咱这里消息还没有传开,但是临市有些地方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就比如华军鹭园养老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我年前去那里学习了一个来月,那个养老院可谓是把居家养老发展得非常好,光签约老人多达一百来个,护理员每天都会上门照顾老人起居,还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巡查,并且还能实现在家里看病输液这种要求,对老人来说,真的十分便利。”
有不少老人被顾晓姿说得动心,可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你说得这么好,那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见,这里那么多养老院,就你们千岁树挂出了这个招牌,倒像是为自己谋什么福利。”
万玲和李萍也转悠到现场,热闹程度比她们想象中还要人多,里三层外层把顾晓姿围成了个圈,万玲借调了两个护士来干活,这两个护士也忙成了陀螺,不停引着老人进到里面参观。
“呦,院长,人真不少啊。”李萍感慨,这顾晓姿本领不小,就用了这么短短几天,装修,宣传,没日没夜地干,现在看也算是小有成就了。
“那是!”孙小鱼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她带着帽子,怀里抱着一沓广告单,说话有些粗喘,但难掩兴奋,通红着小脸自豪向所有人炫耀:“我妈妈是最棒的,是不是,姐姐。”
孙多多重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