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六年八月份开始,沈岁欢、沈嫣然、沈向阳三人,每个人每月交五块钱生活费,加在一起就是十五块钱。
「按照物价换算的话,六十年代的一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两百元,而十五元就相当于三千元。(数据来源于网络)
在没有房贷、车贷、天价食材和各种奢侈品消费的情况下,现在一个月三千元的伙食费,还是可以过得相当滋润的。
毕竟现在不少五六线城市,一个月的到手工资也就三千左右。(难受)」
而且沈嫣然、沈向阳和沈安安、沈宁宁,有组织对于烈士家属的口粮补贴。
虽然四人成年后就没了,但是除了这补贴之外,沈嫣然和沈向阳原本就有城市口粮。
而且自从王丽迁出户口后,沈安安和沈宁宁也通过特批,迁入沈家户口,由原本的农村户口改成城市户口,又多了两份口粮。
目前为止,相当于沈家六口人有十份口粮。
尽管成人的口粮标准跟孩子的标准不一样,但还是能多出几十斤的粮食。虽然以粗粮为主,但也是粮食呀。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沈家现在能算得上是个大户了,有钱人。
沈岁欢也早就盘算过了,道:“妈,咱们家现在日子能过的挺富裕的,但是尽量还是跟以前一样,别太招人眼了。”
要是自己家天天鸡鸭鱼肉,别人家粗茶淡饭,迟早会出事的。
人心,是经不住考验的。
沈嫣然反应快,想了想家里的情况,也是吓一跳:“妈,咱家居然成了大户了,太吓人了。”
自从沈安安和沈宁宁出生,家里的钱包渐渐都瘪了,日子过得也没之前宽裕,家里估摸着也剩不了多少……
张秀慧点了点头:“我知道,你们在外面也别乱说话。”
“嗯嗯。”
“妈,听你的。”
沈岁欢瞥了一眼,依旧埋头吃饭的沈安安和沈宁宁两姐妹,瞧着她们瘦瘦小小的身躯。
“妈,就吃方面,别省了,还是得给安安和宁宁补补。像衣服鞋子之类的,咱们能打补丁就打补丁,也不想着穿新的了。”
“家里的大件也不添了,自行车到时候给嫣然骑吧,纺织厂离家远,嫣然又是一个人在纺织厂上班,不像我跟向阳两个人都在轧钢厂,一起上下班,也方便些。”
对于沈岁欢的提议,其他人都是纷纷赞同。
沈嫣然知道,现在自个家的条件根本瞒不住人,抚恤金是厂里发的,就有不少人知道。
再加上,等到之后,自己跟弟弟沈向阳去上班,外人一打听,也就知道沈家一个月的收入。
现在,家里六口人,三个在上班。
这条件,在轧钢厂家属院这一块,有些显眼了。
为了不招人眼,适当的低调,是相当有必要的。
喜欢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请大家收藏: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