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说,原先你要是到厂里上班,应该是做焊工,进生产部的。但是,考虑到你是高中生,文化水平高,又对研发感兴趣,可以先去研发和维修部待上几个月。”
“就算,最后没有研发新产品,能够维修老产品,也是能在研发和维修部待下去的。”
沈向阳瞬间挺了挺背,眼睛亮了一下,来了精神。
沈岁欢见状,笑了笑,问道:“你这边打算什么时候去轧钢厂上班?这段时间外面越来越乱了。”
步行串联,从六月份开始,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
一开始,参加串联还需要介绍信,现在只需要一张学生证,就能参加串联了。
沈岁欢猜测,现在高考取消了,原本在准备高考的高三生跟复读生,也会大范围的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
沈向阳想了想:“姐,那我得去学校问一下,看看学校那边有什么打算,要是没什么事情,我就尽早去上班。”
沈岁欢喝了一口汤:“你跟嫣然明天去找找你们班主任,看看学校怎么安排你们这一届毕业生。”
“对了,看看能不能拿到毕业证,毕竟读了三年了,高中文凭比初中文凭好,以后评级评职称都有优势。”
沈向阳点点头。
沈岁欢转头看向张秀慧,问得却是跟沈嫣然有关的事:“妈,街道办,哪里有消息吗?”
张秀慧:“前些日子,我去过王主任家里,王主任说,问到了一户人家,就在离咱这好几个街道那里的筒子楼。”
“只不过,那户人家还在犹豫,我明天再去找找王主任看看。”
说完,张秀慧担心地看了一眼沈嫣然,本来她是不打算说的,毕竟事情还没定下来,万一不成,会让闺女失望。
但是现在高考取消了,向阳的工作有了消息,嫣然这边,什么都没有,也不好。
沈嫣然手里的筷子顿住了,问道:“妈,王主任有没有说,那户人家什么情况呀?”
张秀慧想回着前几天,跟王主任的聊天内容,说道 :“那户人家,有两个媳妇,前头的那个媳妇生了一个儿子,后头的媳妇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三个孩子不是一个妈。”
“要换工作的是他家大儿子。纺织厂的工作原先是他妈的,后来他妈身体不好,人就走了,厂里就按照他妈的遗嘱,把工作留给了大儿子。”
“后来,那家男人又娶了个媳妇,生了个女儿,又生了个儿子,女孩现在十三岁了,就惦记上这工作了。”
沈嫣然皱着眉头:“后头生的那个大女儿都十三岁了,嫁过去也得十四五年了,这纺织厂的工作咋能留这么久?没人惦记吗?”
跟自己闺女有关的事情,张秀慧也是问得清清楚楚:“是前头拿个媳妇,先让自己的亲妹妹接手,让她亲妹妹每个月留十块,存在存折里,由街道办管着存折。”
也是个拎得清的人,没指望自己个的男人,可惜走的早。
“妈,那这工作现在是在妹妹这,那不回来了吗?”
张秀慧摇了摇头:“这大儿子的亲姨妈倒是有良心,接手工作十几年,每个月按时存钱,时不时还得接这大儿子到家里住几天。”
亲兄弟姐妹,还是不一样呀。
这次,不止沈嫣然,沈岁欢面露不解:“妈,那这工作现在有什么问题吗?”
张秀慧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叹了口气:“这大儿子的亲姨妈没问题,愿意直接把工作转给这大儿子,但是这后妈不愿意了。”
喜欢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请大家收藏: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