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样,就是刘春花刚刚用过碗筷,外面人还没散,她也不好出去的。
刘春花听见门开了又关上的声音,便知道有人进来了,她抬起头,看了眼,是沈岁欢,张文兵的堂妹。
原先相互缠绕的左手和右手的食指,顿时停了下来。
沈岁欢看出了刘春花的紧张,她上前走了几步,坐在小板凳上,道:“嫂子,舅妈让我过来陪陪你。”
估摸着,舅妈也是这么想的,担心刘春花一个人在房间里害怕。
刘春花听到沈岁欢的话,心里轻松了不少,能有个体谅人的婆婆,自己以后的日子能减少不少矛盾。
别看她,这是第一次结婚,但是在村里,她也听到不少婆媳间不合,闹出的矛盾。
只是,现在大多都是婆婆占优势,儿媳妇受委屈的多些。
孝道,二字罢了。
沈岁欢只见过刘春花几次,也不知道聊些什么,便说了说张文兵儿时的一些趣事。
大部分都是她从张秀慧那里听来的。
比如,五六岁的时候,喜欢追着狗,随便在路上捡了个树枝,就敢追着鸡打,当然,被鸡啄了好几下。
当天晚上,那只鸡就在张家的饭桌上。
嗯,还是红烧的。张文兵独独一个人吃了一整个大鸡腿。
还有张文兵十几岁时,挨的那场男女混合双打……
刘春花倒是第一次知道这些,笑得脸颊都有些疼了。
沈岁欢心里松了口气,总算没让场面冷下去。
大概半个小时后,酒席就散场了。
刘春花她娘带着小儿子最后去婚房里看了看刘春花,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小儿子跟亲戚一起离开了。
小儿子这才反应了过来,开始大哭大闹要姐姐,被刘春花她娘哄了回去……
饭桌上的菜早就吃完了,大家又坐着闲聊了会,这才散场了,要不早就能走了。
现在才一点,大家伙现在回去再休息会,还能参加下午的劳动。
主要是整地、倒粪,两个人一组用筐抬上去,再一堆一堆排成行,留到春天种地的时候用,撒在垄沟里做底肥。
等到人都散尽了。
张建设便跟着张文兵一起,把借来的长板凳和饭桌都一家一家的送过去。
而张建设她媳妇、张秀慧、沈岁欢和沈嫣然就开始帮着洗碗、洗碟子,洗好了还得挨家挨户的还回去。
沈向阳就带着沈安安和沈宁宁拿着扫帚,把外面的场子打扫干净,又把杂七杂八的东西整整。
而刘春花就在房间里坐着,用着手巾抹着眼泪,收拾着自己的心情。
而张家人也没喊她干活,这是有个讲法,“新妇三天不干活。”
具体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或者这个说法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大家伙都不知道……
只是一代一代地这么传下来,就成了习俗,成了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虽然有人怀疑过老话的合理性,但是为了图个好寓意,也就跟着做了,但是,具体能图到什么好寓意,谁也不知道……
喜欢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请大家收藏: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