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家老大身体好了不少,听说现在跟个普通人差不多了,顾婶子估摸着也有时间接这活。
贾王氏吃了一口碗里的肉,肯定道:“顾家的肯定愿意,别看他儿子现在养好了身子,之前可是花了不少钱,现下手头正是紧的时候。”
“胜利,你准备给顾家的多少钱和票,可不能太多了,咱们还得攒钱给你娶媳妇生儿子呢。”
贾胜利见贾王氏提到了娶妻生子,脸上有点泛红,但好在皮肤不白,没显出来。
要不贾王氏心里就得泛酸了,儿媳妇还没进家门,儿子就惦记上了……
贾胜利想了想,道:“要不就直接给钱吧,家里的粮票、糖票还有其他票据都不多。”
为了过个好年 ,家里的票据都花得七七八八了……
贾王氏点点头,道:“那就给个一块钱吧,也不少了。”
一块钱都能买八斤的大米或者七尺的平布或者一斤七两的猪肉的,不少了。
贾胜利知道贾王氏的性子,不是个好讲话的,于是点点头,道:“那我到时候跟顾家婶子说。”
其实,这点钱是差不多的,顾家婶子过来照顾最多半个月一个月的。
但是自己妈的不好相处的性子,还得再加点,一块五就差不多,顾家婶子看在钱的份上,也不会跟妈多计较。
再加上,现下是过年,顾家婶子要照顾妈,也得耽误点事,例如走亲戚、串门子……
一块五,差不多了,只是到底得让顾家婶子瞒着妈,要不就这五毛钱,就能让妈闹翻天……
贾王氏见贾胜利听话,心下更是满意,只是这一块钱还是不少了,便懊悔道:“早知道,昨晚上,我就不倒那盆水了。”
一盆水值一块钱,在这时候,也算是天价了。
贾胜利手里的筷子顿了顿,转头轻声安慰道:“妈,别想了,就当买个教训吧。”
现在,摔都摔了,再后悔,也没什么用了。
贾王氏吃了口饭,道:“等我能起床了,就开始找媒婆,给你讲个媳妇了,到时候家里有什么事,还有个人搭把手。”
“找个城里人,有福气的,屁股大也好生养,还得有个工作,不能吃咱家的、用咱家的……”
贾胜利见贾王氏越说越离谱,老话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要是媳妇啥都不靠自己,自己还能有啥用?
但贾胜利也知道,他妈这是希望自己找个条件好的,但城里人看得起他妈吗?
贾王氏可没想张秀慧一样赶上好时间,从乡下户口转到城里户口,连着贾胜利都是乡下户口。
但后来贾老头人走了,留下了个工作,再加上贾王氏狠狠地闹了一场,街道就把贾胜利的户口转到城里,多了份城市口粮。
但是贾王氏还是乡下户口,那时候贾家两个人没有收入,就是靠着之前的积蓄和贾胜利的小孩口粮过日子……
喜欢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请大家收藏: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