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轧钢厂的人流量更多一点,而且主要是男职工多一点,而且干得都是体力活,容易饿,食量也大些。
再说,这群人里面还是年轻人居多些,年轻人不像中年人负担重,不舍得花钱。
而纺织厂主要是女工多一些,而且还是年纪大的婶子多一些,这样的人很少舍得花钱买早饭吃。
当然,张文兵和刘春花一开始只打算做一些试试水,也不多做。
听了张文兵夫妻俩的想法,张秀慧就提议道,可以先在自个家里住上一个月试试水,要是觉得合适,就去租房子。
张秀慧还是觉得没有试过,就直接租房子不保险,要是钱投进去了,没能回本,那就亏了。
现在租房子查的都严,就算是熟人的亲戚,也得交上三个月到半年的房租,就怕人带着家里的东西跑了。
而且岁欢和嫣然他们马上就要期末考了。
最近一个多月都不打算回家了,好好准备考试,家里的房间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让侄子夫妻俩多住段时间。
张文兵原本想拒绝,已经麻烦姑姑一家挺多的了,不能得寸进尺了。
人和人相处就是需要距离的,近臭远香还是有道理的。
但刘春花盘算了下投入和手里的钱,还是跟张秀慧一起劝了下张文兵。
最后,张文兵决定可以先在姑姑家里待个半个月,做小生意试试水,要是结果不错,就直接租房子干。
哪怕沈岁欢他们一行人不在家里,沈家有空闲,但也不能这么一直下去。
而且房子,张文兵和刘春花都看好了,这一家跟张秀慧关系好,在张秀慧这订了好多套的衣服,是个出手大方的。
愿意先让张文兵和刘春花付三个月的房租,要是愿意一直租下去,就可以半年半年的给。
张文兵和刘春花考察好了,便开始准备干活了,沈家本来就有蒸笼和蒸布。
张文兵又专门回了趟家,把家里的蒸笼、蒸布还有其他的东西全部都带了过来。
刘春花手艺好,前一天试做的包子,全部都被沈家的小萝卜头们吃完了,那小嘴甜的,简直没话说了……
这让张文兵和刘春花信心大增。
前一天晚上,张文兵和刘春花就把第二天的东西准备好了,等到凌晨三四点。
张文兵和刘春花就开始着急忙慌地开始蒸包子、蒸馒头、做小饼,本来还打算做豆浆的,就连黄豆都泡好了。
但是第一天没什么经验,吃食准备的有点多,就来不及做豆浆了。
张文兵和刘春花俩人急急忙忙地挑着竹筐子就往轧钢厂跑,等到了轧钢厂大门口,差不多刚刚好。
陆陆续续已经有了不少工人开始往轧钢厂里面走,大部分都是推着自行车,也有一部分的人走路。
张文兵把竹筐子放在地上,也不着急着吆喝,而是拿出一个肉包递给了刘春花,自己拿了一个菜包子,开始吃。
喜欢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请大家收藏: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