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岁欢听着八卦,正开心呢,突然被点了名,想了想,道:“向阳说,这段时间的报纸上在鼓励做小生意。”
“但管肯定是会管,只是现在应该还没出政策吧,就像一个厂子里出现了新的部门,肯定得有规章制度,要不不就乱套了?”
婶子理好了手里的碎布,正准备扎花样子,一听立刻竖起了耳朵,“岁欢丫头,那你为啥不让你哥等等再摆摊子?”
这要是弄不好,直接触了霉头,那就倒霉了,说不定还得进去呢?
沈岁欢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我哥去政府单位问过了,他这样的情况,只要正常摆摊,正常做生意,那就没事。”
这话一出,其他婶子都来了兴趣,齐齐地看向沈岁欢。
沈岁欢见状,又补充了一句,“意思就是说,我哥这生意,就他和我嫂子,两个人还是一家子,跟雇小工没关系。”
“他们做的可是小本买卖,挣的是辛苦钱,现在政策在这,只要东西干净卫生,不坑蒙拐骗的,有啥子好担心的?”
婶子们听了这番话,若有所思的样子。
沈岁欢想了想,还是最后补充道:“婶子们,你们要是也想做这个,就得提前去政府单位问问清楚。”
“每家每户的情况还是不一样的,要是没问清楚,最后被查了……”
自己可得提前说清楚,要不都动心了,又花钱置办了物件,最后挣不到钱,到时候就得闹腾了……
沈岁欢的意思很明显,婶子们也听进去了。
是呀,做生意就得提前弄清楚,要是白干了也就算了,但是要是亏钱了,自己这一顿训肯定是免不了的。
想着想着,婶子们就没那么多心思了,这还没挣到钱,一想到可能亏,就没啥子劲头了。
婶子们便聊起来其他的,婶子们在这块地界待了那么多年,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是有来往的,这知道的事情肯定不少。
像什么前头院子第一户人家的儿媳妇终于怀上了,这都两三年了,再不怀上,那家的婆婆就该闹到儿媳妇娘家去了……
像什么谁谁谁家的远房侄媳妇是个有福气的,一连三胎都是男娃,在家里那可是说一不二了……
还有什么之前腌的豆角子,昨个一打开发现全坏了,都起霉点,压根不能吃了。
在家里一问才发现,就在前几天小孙子好奇打开了,又没有关好,这才坏点了。
还有像什么小儿媳妇买了双小皮鞋给小孙女穿,虽然小儿媳妇自己能挣钱,但是孩子年纪小,脚长的又快。
还不如穿旧鞋,还能省下点钱,这皮鞋买了,穿不了多久,就不能穿了,钱花的不值当呀……
还有大儿子这几天在厂里加班干累了,自己就去买了点肉,被小儿媳妇阴阳怪气地说偏心,为小儿子感到不值什么什么的……
还有什么,大儿子媳妇和小儿媳妇每天为了家里那么点子东西,闹得天翻地覆的……
一旁的沈岁欢和席晨晨听到这些眼睛就亮了,时不时地搭个话,好奇极了。
喜欢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请大家收藏: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