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慧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是人却是越来越知足了。
家里孩子健健康康的,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也能帮着孩子们做点小事。
真的挺不错的。
不同于沈家人平静的生活,王文兵和刘春花的日子相比而言,就精彩了几分。
王文兵和刘春花一开始做的是早点生意,后来有人眼红了,便在两人的摊子边上也支了个架子,开始吆喝。
最初,王文兵和刘春花的生意,受到了点影响,但是后来,两人凭借自家的好口碑,还是熬过了那段时间。
反而是竞争对手赚到钱了,心就开始贪了,用的材料没有以前好,还把前一天没卖完的包子卖了出去。
导致客户拉了肚子,口碑坏了下去,生意也做不起来了,还被人打了一顿。
后来,王文兵和刘春花见开早餐摊子赚钱,就专门在轧钢厂门口租了店铺,开了早餐店。
价格和用料没有变化,轧钢厂的工人们来得也勤。
虽然成本上去了,但是两夫妻不用风里来雨里去的在轧钢厂门口摆摊子,人也轻松了不少。
再加上原本下雨天,不能卖早餐,现在也能卖了,赚得甚至更多了。
后来,刘春花和王文兵在自家住的家属院里,多租了一间房,把张建设老夫妻俩接到了城里,一家团聚。
自从张建设老夫妻俩来城里了,孩子们上下学的接送、早餐店替换班,也有人能搭把手了。
再加上,张文兵和刘春花后来请了个婶子,就能从店里空出手来,两人开始准备开一家分店了……
接着,一家又一家的分店开了起来,张文兵和刘春花也算是小富了一把。
而一大爷一大妈临老了,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长青健健康康、安安稳稳地长大了,后来考上了徽城的大学,在老两口离世前,就没有长时间离开过徽城。
原先一大爷想劝长青去报考外地的学校,那男子汉大丈夫哪能一辈子窝在一个地方。
而且按照长青的本事,不是考不上,而是不想选。
但长青看着一大爷、一大妈鬓角的白发,还是拒绝了。一大爷一大妈当年有长青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
要不是后来注重养生,也舍得给自己补充营养,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估计已经下不了床了,哪能像现在这样,还能出门闲逛。
但毕竟年纪在这,人有老态也是正常的。
长青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自己要是外出几年,回到家,家里会不会突然多出两张照片。
子欲养而亲不待。
后来,一大爷和一大妈也就不劝了,年纪大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就走了,儿子在身边也好。
最后几年的时间,一大爷一大妈老俩口过得倒是安稳。
喜欢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请大家收藏:六零之平平安安过日子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