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周棣越来越一针见血的将自己本国的情况全都给扒了出来。
大朝千门不禁又气又急。
“不是这样的!你们不要听他瞎说!”
周棣顿时“哦”了一声,声调上扬表示质疑。
“真的不是如此吗?还有你名字叫朝千门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叫大朝千门?”
“莫非是你们倭国之民身材矮小,偏偏要以“大”为先,证明自己很高大伟岸不成?”
随着周棣这么一说,大朝千门顿时面色一黑。
然而周棣却是微微一笑,继续对着诸国使臣科普道:“说起来他们倭国之民取名字也很有意思,比如出生在河边,就叫河内,又比如出生在山上,就又叫做山上彻也之类。”
“总而言之,倭国即便后续开放了普通人也可以拥有姓氏的法令,但是由于他们祖先并无名字,只能随地随取,名字诙谐有趣极了。”
“你……”
大朝千门何曾受到过这样的侮辱。
可奈何对方是大周帝国的太子爷,而且还是史无前例的拥有实权的太子爷。
以倭国弹丸之地,根本惹不起。
只能任由着周棣将他们国家的所有丑事全都给抖落了出来。
“哦对了,刚才你想说什么来着?现在可以说了,本宫已经跟诸国的使臣介绍完了你们的倭国。”
大朝千门狠狠地咽了一口气。
本来他遭到如此羞辱,心中已打起了退堂鼓。
可是面对着周棣先前如此羞辱,恰好接下来的问题又在他十分了解和擅长的领域,他岂能不反唇相讥?
“太子殿下!我认为您的龙船至少需要两千个人同时踏水,才可以将其催动,虽然我不知道这艘船具体的重量和吃水,但我却知道我们倭国最先进的船也需要一百人来同时踏水才做得到,才能使其远航在海洋之上,征服他国!”
说起倭国的船舶之强,在这个时代的确不错,尤其是这个并不属于后世的平行世界里,给倭国的定义就是他们驾驶着船舶四处惹是生非。
原因无他,他们本国的国土十分动荡不堪,莫说是一天几次的地龙咆哮,每逢火山喷发之时就是一场巨大无比的灾难。
更何况身为岛国,资源储备不足,使他们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粮食欠收的尴尬窘境,只能以海鱼为食。
故而这些倭国之民,最愿意的就是到处惹是生非,寻求战机。
一旦被他们抓住了机会,必定会对周遭各国进行入侵,此为倭国之民的传统也!
“我倭国的船舶制造之强,就算是放眼整个世界,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之存在,因此我认为太子殿下的船舶要有两千人的踩水仓,否则断然不可能航行!”
“另外,就算有两千人的踩水仓又能如何,太子殿下的构想也只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这么大的船莫说是我等没有见过,就算是制造出它来,也是根本不可能之事!”
随着大朝千门这么一说,在场的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在周棣的身上。
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周棣的这个想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周文帝端着酒杯,略微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昔日我大周的福船,也有一百多的民夫在船舱的最底层踩水,用机械来催动船的正常航行,只不过福船的体形比起这龙船来要小上了近十倍,皇儿,这倭国使臣倒是很懂船舶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