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更改,我等十年寒窗苦读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好不容易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想到最后要跟这群家伙一起科举考试,真不知道当今圣天子是怎么想的!”
“嘘,小点声!妄议君王可是要治罪的!”
在某个京都之中极为出名的酒楼里,不少人在群情激愤的开口叫嚷。
“妄议君王?难道君王做错了事情就不能宣之于口了吗!大周若是这样被搞下去,天知道会发生多恐怖的事情!”
一时间,随着这些书生们群情激愤,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涌上了大街上。
“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凭什么我们十年寒窗苦读,陛下却要开恩科,对那些底层的人网开一面,那我们又算什么?”
“各位!难道你们想以后跟这些底层的人同在一个朝堂之上?这些人的乡野之气,你们也受得了?”
“我看还是不要考试了,我们全都走吧!”
就在这时,人群之中传出来了一个微弱的声音:“各位,难道你们真的打算错过这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
被这么灵魂一质问,不少人顿时垂头丧气起来。
他们不过是逞一时间的口舌之利罢了,谁敢真正的放弃科举考试?
莫说是这科举三年才开一次,许多世家大族中的人一辈子的使命就是读书,参加科举。
可以说将家族资源全都倾斜在这个读书人的身上,背负起了全族的希望。
如此,岂能说不科考就不科考了?
这简直是比杀了他们的族人还要难受!
世家大族尚且是如此,那些真正处于底层的寒门子弟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们原本连触碰到科举考试的门扉机会都没有,耗损尽了一个家乃至是整个家族的所有资源,最终才能跟这些世家大族的人站在同一个科举考场之中。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实际上都是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人生寥寥数十年,刨除掉人从降生到开始开蒙,再到学有所成准备参加科举,实际上人生的旅途不过短短三十多年而已。
在这格人均寿命不到50岁的时代,任何的疾病都有可能要了他们的性命。
因此每一次的机会都弥足珍贵。
此时此刻,就看酒楼里的这些学生们,不知道人群中谁提议了这么一句。
“既然我们有话要说,为什么不直抒胸臆,把我们想说的话都留在这酒楼的墙壁上,必定会有风闻奏事,让陛下看到我们的决心!”
“此一节若是陛下不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那就是圣天子他在跟我们这些所有的士子出现了问题,他这要是对抗整个士人集团!”
能够加入到士人集团这一大阵营之中,对于饱读圣贤书的读书人来说,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
他们从生到死都以士人集团自居。
这是一股十分强大的凝聚力。
而在这次酒楼集会之中,自然有人推波助澜,这些推波助澜的人全都是京都里的各大世家,以及在地方上盘根错节上百年甚至是数百年的世家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