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江福海一直在冷眼旁观,在一旁看得十分清楚。
那王家的家主王晋,竟然是纹丝不动,站在那里就像是稳如泰山一样,丝毫没有因为今日朝堂之上陛下的雷霆震怒而产生出一丝一毫的情绪。
更不曾因为杨家和李家之间的相互撕扯,而产生了落井下石的念头。
城府如此极深之人,他们王家的这位子侄,难不成做的那件事不是王晋的授意?
这话说出来就连周棣自己都不信。
在下了朝之后扥,由于李家的李存义被下了天牢,这位在读书人眼睛里拥有着绝对崇高地位的年青一代的翘楚,立刻激起了不少学子们的反对。
他们甚至走上街头,冲入国子监和翰林院之中,求那些因为读书而进入庙堂之上的高层,求他们为李存义做主。
而各世家大族,实际上也在等一场好戏的上演。
他们甚至有些迫不及待,想要亲眼看一看,在这些学子的危机没有解除掉之前,这位皇帝陛下是如何开那新科举。
新科举涉及到的事情千头万绪,若是灭有准备好,那么今年就必须采用紧急制度,运用旧制。
如此一来先前这些科举之事,全都照旧,并且世家大族先前早就分配好的科举资源,也会重新派上用场。
每年的科举,实际上都是这些世家大族们不断地瓜分的结果。
他们瓜分着前三甲的名次,甚至世家大族可以操纵着,让谁能够顺利的进入前三甲,又是谁一定会被皇帝陛下点为头名状元。
几个大家族轮番坐庄,因此也就自然有了这“一门三公爵”,“累世公卿”等不少让读书人十分憧憬的事情被生产出来。
周棣从费段庸的口中得知了这科举制的真相之后,必然是要将这种并不公平的制度彻底打破。
既然科举制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再像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那样的不公平出现。
而现如今的这种不公平,比之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来说,却更让人感受到不安。
因为本质全都是换汤不换药,彼不公平,难道此就公平了?
周棣不禁紧皱着眉头,深深的看了一眼江福海,随即吩咐道:“李存义那小子你秘密接进宫里来,保护起来,这小子朕有大用!”
江福海立刻照办,自从周棣横空出世以来,所有的事情周棣都经过了最为周密的安排。
甚至可以说每一次他所预料到的事情,最终都会成真的,既然周棣说要把李存义这小子给接入宫中来,就说明此时此刻已经有人准备对他下手了!
喜欢废太子登基,大周第一暴君!请大家收藏:废太子登基,大周第一暴君!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