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高听见李春霖如是说,不禁老脸一红开口说道:“那前三甲之名,我可能与它无缘了。”
“这天下人都知道的李存义,此番他必定是金科状元,这一点毋庸置疑,就连我等所看的圣人之言,都是这李存义校准的,因此他的才学,我是第一个心服口服。”
说罢,就看徐志高紧接着开口说道:“这李存义之后,自然就是那位杨家的公子杨曦了,他可是这京都月旦评中,被评为风流人物之人,无论是才学还是气度,亦或者是家世显赫,杨曦公子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二,有此两人在,敢问各位之中还有谁能问鼎那前三甲?”
“若是真的有幸运儿成了这第三名的探花郎,徐某仔细想来,这无论如何也不会轮到我,说不定是某位世家大族的公子,他们想要获取书来读,自然比我们容易的多。”
“更何况我等所读的都是圣人之言,这经世致用一词对于我等来说还不曾亲自实践,可是世家公子们却有的是机会可以将自己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彻底实现,他们有着无数次经世致用的机会。”
说罢,徐志高不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目光转向了李春霖,继而开口说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李兄你的才气和运道,我此番,是必定名落孙山了。”
不过徐志高虽然知道自己名落孙山,可他却不是个傻瓜。
李春霖取得了二甲一百多名的成绩,即便将来选不上庶吉士,好歹也是一方父母官,有了他的庇护也照拂,自己想科举,则比之前要简单上许多,毕竟这其中可以提供很多种便利。
况且李春霖即便是外放做了官,身边也不可能没有个什么幕僚之类的东西。
而徐志高做了他李春霖的幕僚,不但可以按时拿到一些银钱贴补给家里,还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学习,甚至还能在李春霖的官场之路上,出谋划策。
这无疑是为了他自己的将来,探清了许多道路。
李春霖看着徐志高一脸的沮丧,不禁轻声安慰道:“徐兄,这结拜我是一定要义结金兰的!若不是你刚才救了我,说不定我李春霖早已经成了这痴傻之人了,是你救回了我的一条命。”
“徐兄,看着你比我年长,从今往后我李春霖就是你的二弟,徐大哥!”
说着,李春霖当场跪地。
吓得徐志高也匆匆忙忙的跪在地上,两人相对着磕了足足三个头之后,既没有香,酒楼老板便拿来了柜台之上招财所用之香。
既没有酒,酒楼老板也飞快的拿了两坛杏花春。
这义结金兰虽然十分简单,可却是古人信守承诺的表现。
李春霖豪气干云的开口说道:“从今往后,但凡有小弟一口吃的,断不会使大哥挨饿,我必全力支持大哥科举,我等兄弟虽然不能同届登科,可却也能同朝为官,同殿为臣!”
似乎是受到了李春霖的热情感召,徐志高也不再拒绝。
默默地认下了自己这个结拜兄弟。
就在这时,只看跟随着徐志高一路从凉州城来到这京都进行赶考的十个人,也纷纷寻了过来。
“徐大哥,你在哪里!”
徐志高一听,立马站起身来朝着他们打招呼道:“我在这里!”
原来,从凉州城出来的这十个人里,有一人登了这二甲最后一名,一百五十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