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宇这个人,说他踏实本分吧,确实没错,五年无寸进,他也能安分地在研究所里给他师祖当了五年助理。
他一个正儿八经的、经验丰富的、被学生们喊一声教授、可以带研究生的老牌研究员,居然干着刚毕业的年轻学生们做的事儿,确实有点憋屈。
可那些年他不是没有思路,没有合适的课题吗,与其混日子,不如跟着当助理,至少可以发光发热,至少他这个老助理,做事儿比小年轻靠谱许多,在岗时间长还能帮着管理小年轻。
说白了,邓宇这人,在刘卓的团队里,有点像是团队老妈子的定位,没啥特殊意义,但又不能缺了他。
现在总算有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独立课题,按说也该轮到邓宇骄傲,偏偏他这人还是好脾气,整天笑呵呵的,刘卓团队里的助理们有啥不明白、有啥找不到的,还是习惯找他,他也会耐心指点他们。
可惜现在,他要彻底脱离团队了,毕竟他喊刘卓一声师祖,也挺勉强,他老师其实早就不当研究员,跑去私人企业给人打工去了。他自己就是没地方去,赖着刘卓,刘卓爱才,也觉得这人好用,才没管他。
既然邓宇有了更好的去处,刘卓也没勉强,反而给邓宇包了个大红包,招呼着团队里的人,给邓宇安排了一顿散伙饭。
散伙饭是在食堂的私人小厨吃的,点了些小炒和一箱子啤酒,满满三桌子人。大家情绪都有点低落,证明邓宇这人,人缘是真的不错。
刘卓甚至给他留了话:“我听小昊说,夏教授那边看似轻松,考核压力其实特别大,对记忆力和天赋要求很高,所以他们喜欢招年轻人。
小邓啊,你去了可要铆足劲儿,给咱们老同志争口气!年轻人记忆力是好,可咱们老同志更有耐力,他们学一个小时,我们学三个小时还不行吗?别怕把身体累垮,夏教授那里啊,最多的就是补脑补身子的药丸子,她这人向来护短,对自己手底下人好着呢。
我不是不想对你们好,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后我们老刘家撑门面的就是任文昊了,反正我也快退休了。”
任文昊也被拉着来混饭,主要是刘卓想趁机帮邓宇说两句好话,让大孙子能照顾着点。
结果任文昊一点不给他面子,直接开口:
“爷爷,您还是撑着点吧,毕竟咱们科研界讲得不是出身是师门,我可是被祖母送给夏教授的人,既然拜了师,一辈子都要给夏教授撑门面的。
您也知道,我老师别的东西不多,就是药丸子多,我这个大师兄逢年过节福利可不少,足够孝敬您老人家的了,所以您老可放心吧,就您的身体,用我老师的话说,干到一百岁不成问题。”
“你们这对黑心肝师徒,居然要我干到一百岁?!”
刘卓话是这么说,声音里却更多的是笑意。
干到一百岁这种事儿,对工人来说太残忍,可对热爱了一辈子科研的人来说,那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儿。
偏偏这事儿是夏青青说的,就证明她已经有本事给人延年益寿的同时,不让他们脑萎缩退化。
有了这样的保证,刘卓想的不只是自己,更有科研行业的不少老同志,能再多干几十年,那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