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儿你说我应该从什么书开始读起?”
双儿听到张德妙的问话,从书架上拿出了爷爷给她写的启蒙基础书籍递给了张德妙。
有基础理论一部,药学一部,针灸一部,推拿正骨一部,方论一部,诊断一部。
张德妙接过这写满笔记,却保护的一点折角都没有的医书,心想双儿肯定很爱惜这些书。
自己也要小心些。
最好是抄一遍下来。
“青郷,你先把这几本书背会,我每天跟你讲一部分。如果有病人你跟随我一起去看病人。
待这几部书你都熟记了,我都讲完了,我们再一起学习别的。”
张德妙小心翼翼的将书摞在书桌上说到:“好,我一定很快背会。”
“嗯!”
看着双儿充满笑意和希望的眼神,张德妙内心被意外导致的烦躁和突来异界的戒备也都被疏解了不少。
双儿交代结束后,带着张德妙喝完药的空碗走了出去,留下张德妙一人在诊室里面读书。
张德妙要将这里的草药和自己知道的别的世界的草药相互比较鉴别。
还有理论,方剂等等都要鉴别比较,能判断出正确的就直接吸收,有歧义,或者和自己的理论有冲突的就暂时搁置,待将来临床了再进一步验证。
时光匆匆,眨眼之间七天就过去了,张德妙和双儿已经可以说比较熟悉了。
这天张德妙正在厨房做饭,突然街上传来一阵喧哗,接着一群人推门而入。
“双儿!双儿!”
“董大夫!董大夫在吗?”
张德妙放下手中的锅铲走了出来:“怎么了?”
“双儿呢?”说话的是一个大概五十多岁的大爷。
“双儿进山采药了。这是怎么了?”
张德妙看向人群中的患者。
患者很明显就可以认出来,因为他是被抬进来的。
面色发青,双眼上吊,手脚痉挛,牙关紧闭。
“哎呀!这可怎么办呐!”
听着大家七嘴八舌的,患者情况又比较紧急。
张德妙说道:“我来看看!”
周围突然一静,那位大爷说:“你行吗?”
“就是!”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张德妙不客气的说到。“那你们说怎么办?”
“就让他试试吧。”一位看上去年龄很大的老婆婆说到。
她一发话大家都悄悄的了,张德妙惊讶的看了她一眼,顾不上探究她的身份。
伸手摸了摸脉和心跳,感受了一下温度。
“来一个会熬药的跟我一起去药房。
其他人把这病人抬到诊室去。将诊室的油灯点亮”
说罢往药房走去。
后面跟来了一位妇女。
张德妙从药柜里头抓了几味药材放在砂锅里头,交代这位婶子煎药。
出去药房进了诊室。
“小伙子,接下来怎么办?”那位之前做主的老太太问到。
“不要急,你们把他的上半身和大腿露出来。”
说着往屏风后走去,取下了一个针包。
张德妙在这病人两肋之下用食指戳了几下,病人发出了“啊啊”的叫声,但是之后又恢复了原状。
但是张德妙心中走了把握。
“火呢?”
“给。”
张德妙从针包里头抽出了一根比较粗的针,接过了油灯,将针烤的通红,然后对着之前他戳过的未知,刷刷就是两针。
接着又在脚背上和眉间扎了几针。
只听得病人“呼”的长出一口气,立刻就不抽搐了,牙关也松开了,眼睛也掉下来了。
虽然面色仍然发青,嘴唇发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