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不慌不忙,手中树枝灵活舞动,巧妙地化解着对方的攻势。两人你来我往,一时间难分胜负。周围的人看得目不转睛,喝彩声此起彼伏。
而张三丰则在一旁默默观察,微微点头,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俞岱岩这时忽然想起了二哥说的一段话,当日在西郊山岗之上,师父对他说,当年五弟与他们切磋武功之时,为何每次总能胜他们半筹?
便是张翠山出招从来不循着规矩,才能将武功修为本来高于他的俞莲舟和张松溪等人打败。
究其原因,便是他们都遵循师傅所教剑法的前后顺序,被五弟找到了可乘之机。
双清今日一战,也算是给他们兄弟提了个醒,让他们知道,任何武功都不能局限于招式顺序,否则必将受制于人。
正如拳经所云:张三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
然少林主搏于人,犯者应手即扑。
但,武当派武功,讲究的却是,敌不动我不动,敌微动,我已动,后发制人,以柔克刚。
与少林派刚猛迅捷、先发制人的风格截然不同。
就在双清与年轻男子激战正酣时,突然从茶楼里又走出一位老者,大喝一声:“住手!”那年轻男子听到声音,立刻收剑后退,恭敬地站到老者身后。
老者看向双清,拱手道:“小女娃,我这徒儿年少气盛,多有冒犯。他本是来此地寻访一位高人,见到刚刚姑娘的太极剑精妙,便忍不住想切磋一二。还望姑娘莫要见怪。”
双清收起树枝,笑道:“无妨,切磋而已。我可没那么小气。只是你这徒儿剑法也不错,我也收获颇多。”
张三丰走上前来,笑着说:“原来是这样。这位施主,看你气度不凡,不知是哪方高人?”
老者哈哈一笑,自报家门,原来他竟是隐居多年的一位剑道宗师。双方一番交谈,相谈甚欢。
最后,剑道宗师邀请张三丰等人到茶楼一叙,众人欣然前往,在茶香与谈笑声中,继续探讨着武学的奥秘,而这一场意外的切磋,也为他们的江湖之行增添了一段别样的经历。
那剑道宗师自报家门,说他乃是蜀山剑宫当今宫主纪若曦的师叔祖,姓宗,名道,字戬之。
言谈间,他对张三丰的太极剑犹为赞许,对双清,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居然有如此高深的剑道造诣,也是深表赞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姑娘才不过得到了张三丰的指点,时间居然不超过三个月!
这份天资与悟性,可说是世所罕有!
他看着张三丰,不无羡慕的道:“张道长,你有如此佳徒,实在令人羡慕!”
张三丰捋须一笑:“老道不过是略微指点了她几招,哪里算得她师父?这丫头悟性天资极高,却另有名师指点。贫道可没福气做她的师傅。”
宗道也甚是奇怪,他好奇地看着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哦?那不知尊师是哪一位?能否介绍给老朽认识一下?”
双清却伸伸舌头扮了个鬼脸,笑嘻嘻的道:“宗前辈,你想知道我师父是谁?那可就让小女子为难了!家师一向不涉足江湖恩怨,而且一生萍踪无定,性格也极为怪僻。不得他老人家允许,我可不敢说出他的姓名来历。”
宗道听了双清的话,微微点头,知道一些奇人异士都有一些怪脾气,倒也不再追问。
他转而道:“虽不知尊师是谁,但姑娘剑术如此,定是名师高徒。今日我这徒儿有幸与你切磋,也算是机缘。不如咱们一同探讨剑道,说不定能有新的感悟。”
众人纷纷称好,于是围坐在一起,俞岱岩兄弟则是立在师傅身后,在茶香袅袅中,话题围绕着剑道展开。
年轻男子率先请教双清太极剑的变化之妙,双清笑着说道:“你向我请教太极剑?放着张真人这位太极大宗师在这里,你居然向我这个半吊子水准的人请教?你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那人一愣,方才反应过来:“啊?怎么,姑娘不是武当派的?”
双清哭笑不得的道:“刚才我和尊师所说的话,你难道没听到吗?我只是有幸得到张真人的指点,学了一点太极剑的皮毛。”
那人满心讶异的道:“一点皮毛?仅仅是一点皮毛便这般厉害?若是真的得到太极剑的心法秘诀,那不是……不是更加厉害了?”
他目光看向张三丰身后的俞岱岩兄弟,满心期待的道:“俞三侠,小可对武当派的诸位心仰已久,不知你们兄弟可否指点小可一二?”
俞岱岩微微抱拳:“这个在下不敢做主。还要请恩师示下。”
张三丰微微点头,对俞岱岩道:“岱岩,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你便畅所欲言吧!”
俞岱岩躬身答应,便于这人聊了起来。
他还结合实战分享心得。宗道也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张三丰交流着剑道理念。俞岱岩等人在一旁聆听,也有所收获。
正谈得热烈时,茶楼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
一名打杂的小厮匆忙跑来,神色慌张道:“不好了,有一群黑衣人在外面闹事,说是要找昝二姑娘。”
众人皆是一惊,双清眉头微皱,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说道:“看来麻烦找上门了,我倒要看看他们是何来历。”说罢,便当先走出茶楼。
喜欢楚天侠义传奇请大家收藏:楚天侠义传奇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