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趣书网>玄幻魔法>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434章 战和利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4章 战和利弊(2 / 2)

只是那时候,楚国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攻打郑国,占领豫州更多地盘上面。

所以对于占领区的民生问题,根本没精力去顾及。

只要地方能保证楚国的物资供给,让战争机器继续维持下去,那便足够了。

至于那些物资怎么来的,地方上的百姓没了物资之后,会面临什么样的绝境,那就考虑不到了。

他是楚国的皇帝,是楚军的皇帝,要考虑的是楚人的利益。

豫州的郑国地盘,楚军虽然掌控着,但上面的郑人,可还没来得及归化为楚人。

要是不能保住这些地盘,郑人就依旧是郑人,还是楚国的敌人。

对于敌人,那当然就没有什么怜悯了。

因此,对于豫州的惨剧,陆渊心中虽然有一点点不忍,但常年锻炼下来的冷酷心脏,依旧还是让他选择了漠视。

死人就死人吧。

死的多一点,到时也能腾出更多位置来,用来安插迁徙来的楚人。

这对于未来地方的稳定,其实也是有着益处的。

只是这么一来,原本楚国控制的豫州三郡区域内,多达六七百万的郑国人,在持续几个月的饥荒下来后,便锐减了五六十万。

剩下的人,也在饥荒中,不断减少。

而随着竭泽而渔的压榨,百姓的流失,楚国在当地能征集的物资,也是越来越少。

如今虽然还能维持大军,但已经快到极限了。

跨越一个州的远征,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因此,其实郑国使者即便不来,陆渊其实也打算暂时停一停豫州战事了。

这架战争马车,已经冲撞了两年时间,打下了快四郡地盘,再怎么坚固强大,也难免为之疲惫了。

豫州行营,总计也才一百七十五万的编制,现在又经过一连串的战争,更是已经减少到一百五十万人以下了。

要用这一百五十万人,在西边防备青州的梁军,在后方驻扎大军,镇压控制区域以内的郑国百姓。

同时还要在北边和东边,对郑国发起攻势。

说真的,豫州行营能撑到现在,还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也算是个奇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或者说,郑国也确实拉垮,难怪先前被唐国打的节节败退,这家伙确实废。

不见楚国为了打一个东郡,跟赵国在东郡,死磕到什么程度了吗?

前后动用了五百万大军,至今也才占领了大半个东郡而已。

就连魏国的关内战场,面对楚国两路行营的夹击,那也是死战不退,打的顽强。

而梁国,就更不用说了。

面对陆渊亲率的主力,更是抗到现在,还依旧咬牙撑着。

与这些同伴们相比,只撑了半年就扛不住的郑国,无疑是拉垮至极了。

真白瞎了它霸国的身份。

估计九州之中,也有不少人在提起郑国的时候,蔑视嘲讽,当成了笑话吧。

不过郑国虽然拉垮,但是在豫州,楚军的实力也确实有限。

西边的阳夏郡,楚国驻扎了五十万人,防备胶东郡的七十万梁军。

高密、长广二郡,也分别驻扎了二十万人,以维持地方治安。

攻打海阳郡,又动员了三十万人。

剩下还有三十万人,则在北上攻打郑国新的京畿。

兵力的分配,已经到了极限。

同样的,以两个进攻方向的兵力,也是真的难取得更多成果了。

停下来歇一歇,保养恢复,积蓄精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还有就是豫州稳定后,便可从这边抽出兵力,重建阳夏行营,与东路行营配合,重新执行原本的青州攻略了。’

原先的计划,楚军北伐后,东路行营便从青州南部沿海诸郡,一路东进。

阳夏行营则在沿海诸郡,向西进攻。

两路行营互相配合,共同夹击梁国,夺取对方的后方腹地。

这本是一个极好的计划。

最终却因为郑国的背刺,不得不被中止了。

但如今,东路行营刚刚在任城郡,取得大胜,夺取了此郡。

郑国又派人来求和,那边战事将要停止,豫州行营有了多余精力。

这个时候,自然可以重新开启原先计划了。

梁国现如今的核心地盘,乃至于控制区域,可都处在原先东路、阳夏两路行营的攻取目标内。

现在重启两面夹击计划,先别管能不能有原本的奇效,给梁国带来极大压力,这是绝对可以肯定的。

到时后方起火,梁国就算有再大心气,也是没精力和楚国在梁郡这边耗了。

不然要是后方丢了,那么梁国就算保住了大梁城,又有什么用?

只剩一座孤城,就算这是天下第一雄城,难道就能保住梁国了吗?

后方诸郡,那才是梁国的根基。

大梁,也只有在梁国是天下第一的时候,才是天下第一城。

不然,这也就仅是一座城而已。

因此只要楚国展露出了,威胁梁国后方的能力,那么对方必然就会踩中尾巴一样,急得跳脚。

届时别说什么大梁了,就连山阳郡,估计都要直接给放弃了。

毕竟,梁国在东面用的力量多了,能放在西面的,自然也就少了。

而没有足够的力量屏蔽东部,梁国想要保住核心区,自然而然也就只能选择放弃一部分地盘,收缩兵力,用以加强防御了。

这其中,大梁肯定是要放弃的,太过突出的山阳郡,自然也是要放弃的。

最终梁国能保住的地盘,也就只有胶西、东莱、营陵、胶东四郡而已。

就这,还是因为今年快入冬了,楚军没有太多活动时间,所以才给他们喘息机会。

等到明年,再次开春,陆渊发动第三次北伐,便就是梁国覆灭,楚国全取青州了。

三年时间,夺取一个青州,小半个豫州。

虽然进度比起北伐前的设想中,慢了点,但收获也足够喜人了。

陆渊还是比较满足的。

‘最后就是北边的唐国了。’

随着陆渊第二次北伐后,渐渐在各处战场上取得胜利,已经积累出了席卷大势。

这个时候,原本和楚国有着默契配合的唐国,便渐渐由原本的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乃至于敌人了。

唐国想要青州和豫州的地盘,楚国同样也想要。

两者都不可能退让,那就必然会发生冲突。

现如今。

青州这边有着徐国和梁国封锁,唐国的实力无法渗透进来,在这里对楚国构成不了威胁。

可在豫州这边,唐军已经打到了益都郡,益都郡再往南,可就是郑国新国都朱虚城所在的平昌郡了。

而平昌郡的南边,就是楚军掌控的高密、长广二郡。

也就是说,唐国和楚国之间,其实也就隔了一个平昌郡而已。

要是唐国将此郡打下来,那两国可就要接壤了。

以唐国的秉性,吃了郑国后,肯定是不会满足,还想要继续扩张的。

而它扩张的方向,也无非东、南、西三个方向而已。

东边是已经成为一体的梁国和徐国,唐国面对这个联盟,根本就打不过。

西边是已经接受了许国扶持的晋国,这同样一个铁壁同盟,唐国依旧打不过。

倒是南边的楚国。

因为跨州远征的缘故,实力虽强,但也没强到过分,依旧处在唐国应对范围内。

所以对方唯一的扩张目标,其实也就只有楚国控制的豫州南部了。

喜欢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请大家收藏: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