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心和桃子两个人就往那桃花源赶去,谁知道进到村里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色,只见桃花十里,人烟绝。
杨清心说:“姑娘,这刚刚天色还早,怎么突然间就阴天了呢?,不会遇见什么妖魔鬼怪吧……”
桃子娇笑道:“不过我觉得这越深的景色比之前更好看,这十里桃花,看也看不完,仿佛是桃花源记似的,来过的人都会问,不会是误入五柳先生的桃花源了吧?”
杨清心笑道:“要是桃花源那可就糟了,你不知道现在人家都说是桃花源,有可能是个恐怖故事呢!”
桃子好奇道:“是吗?还有这种事情,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讲给我听听,我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啊?”
杨清心说:“事情是这样的……”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桃花源记的原文。
东晋时期,有一个武陵的渔夫,误入了桃花源。他发现这里的居民生活得非常快乐,而且与世隔绝已经500年了。于是他出去之后想,把官府的人一起带到这里来,但是怎么找都找不到。上学的时候,老师都会教我们说:现实中战乱动荡,所以这是作者幻想出来的美好生活,。但是,经过细细揣摩之后发现,似乎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美好生活,而是一部恐怖片。
或许桃花源记幻想的并不是美好生活,而是阴间生活。首先文章中说: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也就是,这个山有一个小洞,里面好像能看到光,这个山洞,一开始非常狭窄,刚刚能走开一个人。其实这样的路径,就是秦汉魏晋时期的墓道。根据大汉原陵秘葬经的记载。秦汉魏晋时期,墓道就是这样的,前窄后宽是为了防止盗贼盗墓。明天为了避讳死人,是不会把自己家弄成前窄后宽的。不然活人住的地方不就和,墓地一样了吗?
在古代墓地都是要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一般都是要依山傍水,而且还会种桃树辟邪。那么文章中说,“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还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就论证了这一点。在古代葬经一书中说。门前桃桑为大凶桃树,桑树是聚集阴气的。百姓是不会在自己家附近种桃树和桑树的,毕竟古时候是非常迷信。
这时候大家再细想一下,古代的墓道样式,桃树桑树,这些在桃花源里都聚集了。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村落还是一处,类似坟底的地方呢?真的是让人细思极恐。
最后到课文结尾的时候。朝廷官吏想要去考察桃花源,但是怎么也找不到这个地方,这又是为什么呢?然后渔夫死了之后,这么爆炸的消息突然就没有人再过问了。这是不是非常让人匪夷所思?或是因为没找到大家不再相信他了,又或者是大家知道这里其实是阴间,不能去找。在者桃花源记本身就是一篇志怪小说,如果是鬼故事也有可能。或许作者的意思就是只有死亡才能逃避痛苦呢?
其实有其他的想法或者见解都是没问题的,大家可以有理有据的进行驳斥,关键是在于有理。这样看历史往往能有新收获,但是一直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是很可悲的事情。